【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具体为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中,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是把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作为消能构件,通过加强这些承重构件,加粗结构断面,从而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2、现有技术中,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隔震支座,起到地面的软连接,该支座是一种水平刚度较小,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可承受大的水平变形,可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
3、但是,传统的隔震支座安装对水平度要求高,因此锚板及支座安装过程中调平十分困难,操作困难且浪费人力,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所述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包括:上定位板,上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上预埋件和上锚筋,上锚筋的下端设置有套筒,上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
3、下定位板,下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下预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包括:上定位板(3),上定位板(3)的上方设置有上预埋件(4)和上锚筋(1),上锚筋(1)的下端设置有套筒(2),上定位板(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和上定位板(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有四个,四个螺纹孔(13)分别位于连接板(12)的四端,螺纹孔(13)内插入螺栓(9),通过螺栓(9)连接连接板(12)和上下定位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包括:上定位板(3),上定位板(3)的上方设置有上预埋件(4)和上锚筋(1),上锚筋(1)的下端设置有套筒(2),上定位板(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和上定位板(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有四个,四个螺纹孔(13)分别位于连接板(12)的四端,螺纹孔(13)内插入螺栓(9),通过螺栓(9)连接连接板(12)和上下定位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振平台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筋(1)和下锚筋(11)的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套筒(2),套筒(2)的端面开设有螺纹腔,螺栓(9)的末端连接于螺纹腔内,上预埋件(4)呈方形板状,上预埋件(4)位于上锚筋(1)的内侧,上预埋件(4)固定于上定位板(3)的表面,下预埋件(10)呈方形板状,下预埋件(10)位于下锚筋(11)的内侧,下预埋件(10)固定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鸿,王亚坤,杨兵,张磊,叶舟,王业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