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96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该完井方法包括针对埋深超过2500m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技术。组成U型井的直井生产套管采用保温套管和普通套管组合,保温套管下深0‑1500m,钢级、外径均与普通套管的钢级、外径相同;固井水泥采用普通水泥和导热水泥组合。组成U型井的水平井固井水泥采用保温水泥和导热水泥组合,0‑500m井段采用保温水泥固井,500m‑井底采用导热水泥固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可以完善地热能开发技术,有效降低采出热水的热损失,使循环水与地层热量充分高效换热,达到高效开发地热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开发,特别涉及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


技术介绍

1、截止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定规模的u型井地热开发试验,取得一定认识,u型井指由直井与水平井在地层某一深度对接组合而成的u形密闭地热能开发井,其特点是水平井注入凉水直井采出热水,对完钻井深垂度以及固井水泥环厚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现有技术换热效率不是很高,换热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方法换热效率低同时换热能力较低等缺陷。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包括:

5、针对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直井,生产套管采用保温套管和普通套管,所用保温套管的钢级、外径均与所述普通套管的钢级、外径相同,保温套管下深0-1500m;所述固井水泥0-1500m采用普通水泥,1500至井底采用导热水泥,导热系数不小于1.6w/m·℃;

6、所述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水平井,直井段500m以上的位置采用保温水泥固井,导热系数不大于1.0w/m·℃;所述水平井的500m至井底采用所述导热水泥固井,导热系数不小于1.6w/m·℃。

7、优选的,所述保温套管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m·℃。

8、优选的,所述导热水泥的水泥环厚度在2cm至2.5cm间

9、优选的,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139.7m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钢级为p110。

10、优选的,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至井底,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mm。

11、优选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下入深度井口至井底,所述水平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mm。

12、优选的,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水泥位于地面至井深1500m位置处,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水泥的密度为1.50g/cm3;所述直井采用的导热水泥位于井深1500m至井底位置处,所述直井采用的导热水泥的密度为1.90g/cm3。

13、优选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保温水泥位于地面至井深500m位置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保温水泥的密度为1.50g/cm3;所述水平井采用的导热水泥位于井深500m至井底位置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导热水泥的密度为1.90g/cm3。

14、优选的,所述u型井采用的保温水泥导热系数不大于1.0w/m·℃,所述导热水泥导热系数不小于1.6w/m·℃。

15、(三)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可以完善地热能开发技术,可以降低采出热水的热损失,可以使循环水与地层热量充分高效换热,达到高效开发地热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管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水泥的水泥环厚度在2cm至2.5cm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139.7m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钢级为P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至井底,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下入深度井口至井底,所述水平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水泥位于地面至井深1500m位置处,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水泥的密度为1.50g/cm3;所述直井采用的导热水泥位于井深1500m至井底位置处,所述直井采用的导热水泥的密度为1.90g/c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采用的保温水泥位于地面至井深500m位置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保温水泥的密度为1.50g/cm3;所述水平井采用的导热水泥位于井深500m至井底位置处,所述水平井采用的导热水泥的密度为1.90g/c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井采用的保温水泥导热系数不大于1.0 W/m•℃,所述导热水泥导热系数不小于1.6 W/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管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2w/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水泥的水泥环厚度在2cm至2.5cm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139.7mm,所述直井采用的保温套管的钢级为p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下入深度为1500m至井底,所述直井采用的普通套管的套管尺寸为177.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热不取水地热能开发u型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井采用的普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生李士平谷社峰李继丰陈春瑞李晶周爱红马文娟李德武陈春雷王勇喆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