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挡机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84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行挡机构总成,包括挡位轴、输出轴,所述挡位轴上固定有第一变速主动轮,并且还转动连接有爬行挡主动轮,所述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变速被动轮和爬行挡被动轮;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的外周侧与第一变速主动轮传动联接,第一变速被动轮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主动轮的外周侧传动联接,爬行挡主动轮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被动轮传动联接;所述输出轴上传动联接有爬行挡啮合器,爬行挡啮合器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爬行挡被动轮啮合。采用本技术,通过第一变速主动轮→第一变速被动轮→爬行挡主动轮→爬行挡被动轮,形成了三段减速传动的爬行挡,大大提升了拖拉机的输出力矩,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变速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爬行挡机构总成


技术介绍

1、目前,拖拉机的作业工况对其变速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的传动变速技术一般采用两轴式传动系结构,两轴之间采用齿轮传动,通过啮合器啮合不同的齿轮,实现挡位的变换。该方式占用空间较大,在有限的空间下,能实现的可变换挡位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多种需求。例如,拖拉机的前行阻力于其工作场地、承载量有关,前行阻力较大时,将挡位切换为低速挡以适应负载前行。当阻力超过低速挡的驱动力矩范围时,原有设计无法再通过变换挡位适应新的工作阻力,增加变速挡位需加长轴距实现,而加长轴距往往意味着整机转向半径加大,操纵性能降低,且零部件种类增加,不便于装配和管理,从而使拖拉机的通用性降低,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有限的空间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拖拉机的驱动力矩。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行挡机构总成,包括挡位轴、输出轴,所述挡位轴上固定有第一变速主动轮,并且还转动连接有爬行挡主动轮,所述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变速被动轮和爬行挡被动轮;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的外周侧与第一变速主动轮传动联接,第一变速被动轮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主动轮的外周侧传动联接,爬行挡主动轮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被动轮传动联接;所述输出轴上传动联接有爬行挡啮合器,爬行挡啮合器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爬行挡被动轮啮合。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采用本技术,通过第一变速主动轮→第一变速被动轮→爬行挡主动轮→爬行挡被动轮,形成了三段减速传动的爬行挡,从而大大提升了拖拉机的输出力矩,可适应极端工况作业,满足了拖拉机作业工况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挡位轴、输出轴的两轴上即可完成结构布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拖拉机的通用性和操作性高,成本低。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上还传动联接有速位挡同步器,速位挡同步器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的一侧,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啮合。

8、当爬行挡啮合器空置时,可使速位挡同步器与第一变速被动轮啮合,从而使挡位轴上的动力沿第一变速主动轮→第一变速被动轮→速位挡同步器传递至输出轴上,脱离爬行挡;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成本低。

9、进一步的,所述挡位轴上还传动联接有第二变速主动轮,所述输出轴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变速被动轮,第二变速被动轮与第二变速主动轮传动联接;所述速位挡同步器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与第二变速被动轮之间,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或第二变速被动轮啮合。

10、实现了高速挡、低速挡、爬行挡的变换,满足了拖拉机的多挡位换挡需求。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的轮毂部分与第二变速被动轮的轮毂部分相对的一侧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外周侧设有可与速位挡同步器啮合的外齿结构。

12、通过第一凸台的外周侧与速位挡同步器啮合,不占用被动轮的外周侧空间,传动可靠。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的轮毂部分另一侧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主动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外齿结构,爬行挡主动轮为齿轮。

14、通过第二凸台与爬行挡主动轮传动联接,结构紧凑,可靠性好。

15、进一步的,所述爬行挡主动轮的轮毂部分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三凸台,第三凸台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被动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外齿结构,爬行挡被动轮为齿轮。

16、通过第三凸台与爬行挡被动轮传动联接,结构紧凑,可靠性好。

17、进一步的,所述爬行挡被动轮的轮毂部分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四凸台,第四凸台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啮合器啮合的外齿结构。

18、不占用爬行挡被动轮的外周侧空间,传动可靠。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第二变速主动轮、第一变速被动轮以及第二变速被动轮均为齿轮。

20、采用齿轮传动比稳定,传动可靠,结构紧凑,便于维护。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变速主动轮的直径,且第一变速被动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变速被动轮的直径。

22、沿挡位轴、输出轴的轴向,齿轮的传动比逐渐增大,依次对应高速挡、低速挡、爬行挡,便于设计挡位,操作方便。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与挡位轴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二变速主动轮通过花键与挡位轴传动联接。

24、第一变速主动轮与挡位轴可采用同一轴基材加工而成,保证了第一变速主动轮的轮齿强度;第二变速主动轮通过花键连接,可沿轴向移动从挡位轴上取下,便于拆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挡位轴(1)、输出轴(2),所述挡位轴(1)上固定有第一变速主动轮(11),并且还转动连接有爬行挡主动轮(12),所述输出轴(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变速被动轮(21)和爬行挡被动轮(22);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外周侧与第一变速主动轮(11)传动联接,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主动轮(12)的外周侧传动联接,爬行挡主动轮(12)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被动轮(22)传动联接;所述输出轴(2)上传动联接有爬行挡啮合器(23),爬行挡啮合器(23)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爬行挡被动轮(2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上还传动联接有速位挡同步器(25),速位挡同步器(25)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一侧,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2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轴(1)上还传动联接有第二变速主动轮(13),所述输出轴(2)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变速被动轮(24),第二变速被动轮(24)与第二变速主动轮(13)传动联接;所述速位挡同步器(25)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21)与第二变速被动轮(24)之间,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21)或第二变速被动轮(2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轮毂部分与第二变速被动轮(24)的轮毂部分相对的一侧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一凸台(26),第一凸台(26)的外周侧设有可与速位挡同步器(25)啮合的外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轮毂部分另一侧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二凸台(27),第二凸台(27)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主动轮(12)的外周侧啮合的外齿结构,爬行挡主动轮(12)为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挡主动轮(12)的轮毂部分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三凸台(14),第三凸台(14)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被动轮(22)的外周侧啮合的外齿结构,爬行挡被动轮(22)为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挡被动轮(22)的轮毂部分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四凸台(28),第四凸台(28)的外周侧设有可与爬行挡啮合器(23)啮合的外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11)、第二变速主动轮(13)、第一变速被动轮(21)以及第二变速被动轮(24)均为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11)的直径小于第二变速主动轮(13)的直径,且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直径大于第二变速被动轮(24)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主动轮(11)与挡位轴(1)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二变速主动轮(13)通过花键与挡位轴(1)传动联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挡位轴(1)、输出轴(2),所述挡位轴(1)上固定有第一变速主动轮(11),并且还转动连接有爬行挡主动轮(12),所述输出轴(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变速被动轮(21)和爬行挡被动轮(22);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外周侧与第一变速主动轮(11)传动联接,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主动轮(12)的外周侧传动联接,爬行挡主动轮(12)的轮毂部分与爬行挡被动轮(22)传动联接;所述输出轴(2)上传动联接有爬行挡啮合器(23),爬行挡啮合器(23)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爬行挡被动轮(2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上还传动联接有速位挡同步器(25),速位挡同步器(25)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一侧,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2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轴(1)上还传动联接有第二变速主动轮(13),所述输出轴(2)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变速被动轮(24),第二变速被动轮(24)与第二变速主动轮(13)传动联接;所述速位挡同步器(25)位于第一变速被动轮(21)与第二变速被动轮(24)之间,并可沿自身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变速被动轮(21)或第二变速被动轮(2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爬行挡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被动轮(21)的轮毂部分与第二变速被动轮(24)的轮毂部分相对的一侧沿自身轴向伸出有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帅王恒赵青赵文科潘龙龙朱昊崔维隆樊建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