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及其支撑壳体,以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7683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公开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支撑壳体,以及空调器,支撑壳体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所述新风模块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背向所述新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其中,所述第一筋条配置为从所述支撑主体倾斜伸出,以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围成集水通道,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通过在支撑主体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筋条,可以对新风模块冷传导而导致支撑主体背面出现的凝露水进行收集和遮挡,防止水滴落到外部或打湿支撑壳体所安装的区域。并且,由第一筋条和支撑主体之间围成的集水通道可以与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使得凝露水能够被及时排出,避免在集水通道中长期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新风,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支撑壳体,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在新风系统中,新风模块通过设置在其背面的支撑壳体进行支撑安装,但由于新风模块冷传导,支撑壳体的背向新风模块的一侧容易产生凝露水,凝露水没有合理的流路排出,导致凝露水直接滴落或打湿墙面,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及其支撑壳体,以及空调器。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模块的支撑壳体,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所述新风模块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背向所述新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其中,所述第一筋条配置为从所述支撑主体倾斜伸出,以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围成集水通道,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

3、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集水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水道连通。

4、可选地,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水道倾斜的导向面。

5、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多组所述第一筋条之间纵向间隔排布。

6、可选地,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各自分别与所述水道连通。

7、可选地,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至少一组上部筋条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边缘处形成有朝向所述下部筋条组引导延伸的第二筋条。

8、可选地,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多组上部筋条组,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包括多个横向间隔的分体筋条,并且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所述分体筋条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所述分体筋条之间的间隔横向错开。

9、可选地,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至少一组上部筋条组,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纵向投影的轮廓均不超出所述下部筋条组的纵向投影的轮廓。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筋条构造为在靠近所述水道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1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模块和本公开提供的新风模块的支撑壳体。

1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公开提供的新风系统。

1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撑主体上设置倾斜的第一筋条,可以对新风模块冷传导而导致支撑主体背面出现的凝露水进行收集和遮挡,防止水滴落到外部或打湿支撑壳体所安装的区域。并且,由第一筋条和支撑主体之间围成的集水通道可以与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使得凝露水能够被及时排出,避免在集水通道中长期堆积。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所述新风模块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背向所述新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其中,所述第一筋条配置为从所述支撑主体倾斜伸出,以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围成集水通道,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集水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水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水道倾斜的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多组所述第一筋条之间纵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各自分别与所述水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至少一组上部筋条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边缘处形成有朝向所述下部筋条组引导延伸的第二筋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多组上部筋条组,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包括多个横向间隔的分体筋条,并且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所述分体筋条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所述分体筋条之间的间隔横向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至少一组上部筋条组,每组所述上部筋条组的纵向投影的轮廓均不超出所述下部筋条组的纵向投影的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构造为在靠近所述水道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10.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模块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的支撑壳体。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所述新风模块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背向所述新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一筋条,其中,所述第一筋条配置为从所述支撑主体倾斜伸出,以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围成集水通道,所述集水通道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水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集水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水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水道倾斜的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多组所述第一筋条之间纵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各自分别与所述水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筋条包括位于底部的下部筋条组和位于所述下部筋条组上方的至少一组上部筋条组,所述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格非陈永锋吴庆壮张华中吴俊鸿单联瑜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