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4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包括井体、井盖和驱动组件,井体具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容纳腔,且井体的内表面设有支撑台;井盖包括多个绕井体的轴线呈环状分布的遮挡板,遮挡板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井体的顶部,井盖具有遮蔽容纳腔开口的关闭状态,以及使容纳腔开口与外部导通的开启状态;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设于固定板上的启动机构,固定板搭设于支撑台上,固定板将容纳腔由上至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启动机构沿上下方向伸缩,以控制井盖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自重大、不易开启,而且水表井的密封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水表内的电子器件受潮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表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开启式水表井


技术介绍

1、为了给自来水用户计量,自来水管上都安装了自来水水表。然后多个水表为了便于抄表和检修,又都安装在同一个水表井中。也就是一个主管通过多个水表和分支管分为多个支路并由水表对各支路的水流量进行计量。这些水表和主管、分支管的连接处就位于水表井内。

2、现有的水表井通常由井体和井盖组成,且井盖通常直接盖设于井体之上。一般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铸造形成,由于井盖自重较大,在查抄水表或需要进入井体内维护水表时,井盖极其不易打开,增加了工作量。另外,为了便于开启井盖,通常在井盖上通过开设有通孔,此种方式不仅造成外部的水蒸气进入水表井内,而且还可能使路面的积水流入水表井中,造成水表井内密封效果变差,湿度过高,长期使用导致水表中的电子器件易受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启式水表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自重大、不易开启,而且水表井的密封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水表内的电子器件受潮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包括:

4、井体,具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容纳腔,且所述井体的内表面设有支撑台;

5、井盖,包括多个绕所述井体的轴线呈环状分布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井体的顶部,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井体的轴线,所述井盖具有遮蔽所述容纳腔开口的关闭状态,以及使所述容纳腔开口与外部导通的开启状态;以及

6、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启动机构,所述固定板搭设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固定板将所述容纳腔由上至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固定板使所述第二腔室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启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启动机构沿上下方向伸缩,以控制所述井盖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动开启式水表井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

8、底座,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9、顶板,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以及

10、多根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均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让位空间。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多根顺次连接的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首尾连接形成多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机构包括:

14、安装筒,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安装筒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和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安装筒的轴线对称设置,一个所述导向槽连通于一个所述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底部,所述导向槽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设置;

15、顶推件,滑动插设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顶推件的外壁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适配于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限位槽,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时,所述井盖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时,所述井盖处于开启状态;以及

16、弹性件,设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弹性件被配置有使所述顶推件沿所述导向槽向上滑动的预紧力。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推件具有锥形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遮挡板与所述顶推部抵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遮挡板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抵接。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井体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对接,所述支撑台设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件内。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插设于所述支撑槽内。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槽为环形槽体,并与所述支撑件的内周面连通,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槽相适配。

22、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自动开启式水表井的固定板将容纳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水表等部件放置于第二腔室内,由于第二腔室为封闭腔室,且位于第一腔室的下方,确保了第二腔室内的湿度处于预设范围内,避免电表内的电子部件受潮损坏。另外,在需要开启井盖时,启动机构向上伸出使井盖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多个遮挡板受到向上的推力后绕第一轴线转动,遮挡板被向上顶开,此时可以将启动机构和固定板向上取出,进而操作人员可以进入第二腔室内。本技术通过启动机构将经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在开启状态下,相邻的两个遮挡板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可以方便的取出启动机构和固定板,进而观察到水表的读数或进入第二腔室内。由于设置了井盖和固定板,通过双重的隔离可以确保第二腔室内的密封性能,避免第二腔室内的湿度受外部环境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启式水表井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根顺次连接的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首尾连接形成多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机构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具有锥形的顶推部,所述顶推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遮挡板与所述顶推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遮挡板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对接,所述支撑台设于最上方的所述支撑件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插设于所述支撑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为环形槽体,并与所述支撑件的内周面连通,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槽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启式水表井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根顺次连接的固定杆,多根所述固定杆首尾连接形成多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机构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启式水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具有锥形的顶推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穆秋池穆经超穆博超
申请(专利权)人:泊头市普惠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