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映思专利>正文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4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包括建筑桩实体和建筑桩刺穿部,建筑桩实体内开设有建筑桩内腔,建筑桩内腔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上竖直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贯穿建筑桩内腔并延伸至建筑桩实体的外侧。当地震来临时,支撑柱受到压力进行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抗震组件对建筑桩实体起到第一层缓冲作用,增加了支撑柱的承受力,起到第一层抗震效果,当地震发生时,建筑桩实体受到振动导致建筑桩实体的外表受到压力挤压,通过第二抗震组件能够防止建筑桩实体出现因为震动左右摇晃发生倾斜的现象,使得建筑桩实体不易出现变形甚至破碎的现象,起到第二层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技术介绍

1、建筑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础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高铁等工程。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各种别具风格的建筑也在迅速兴建中,而建筑物的质量与建筑物的地基尤为相关,尤其是当地震等来临时,地基是否牢固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严重的导致建筑物坍塌,造成巨大的损失。

3、目前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为在兴建建筑物前在地基上打下建筑桩,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桩在使用时,抗震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建筑在桩上的建筑物容易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型建筑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建筑桩实体和建筑桩刺穿部,建筑桩实体内开设有建筑桩内腔,建筑桩内腔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上竖直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贯穿建筑桩内腔并延伸至建筑桩实体的外侧;支撑柱上设置有多组第一抗震组件,第一抗震组件与底座配合,用于支撑柱的第一层抗震;支撑柱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抗震组件,第二抗震组件与建筑桩内腔的内壁配合,用于支撑柱的第二层抗震;支撑柱顶部安装有桩承台。

4、由此可见,当地震来临时,支撑柱受到压力进行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抗震组件对建筑桩实体起到第一层缓冲作用,增加了支撑柱的承受力,起到第一层抗震效果,当地震发生时,建筑桩实体受到振动导致建筑桩实体的外表受到压力挤压,通过第二抗震组件能够防止建筑桩实体出现因为震动左右摇晃发生倾斜倒塌的现象,使得建筑桩实体不易出现变形甚至破碎的现象,起到第二层抗震效果。

5、进一步的,第一抗震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件、固定块、支撑杆、第一阻尼杆和第一弹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圆周表面,固定块通过固定件铰接在固定座内;底座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与固定座对应;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安装槽内一侧安装有第一阻尼杆,第一阻尼杆与支撑杆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端部中间安装有第一弹簧。

6、在实际情况中,当地震来临时,支撑柱受到压力进行向下运动时,支撑杆在相同作用力下向下移动,由于支撑杆是铰接在固定座内部,支撑杆的底端受到力的作用向第一阻尼杆移动,又因为第一阻尼杆和第一弹簧的缓冲作用,对支撑杆的移动起到缓冲效果,此时第一弹簧受到挤压蓄力,当地震结束,支撑柱不再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在第一弹簧的反弹作用下,支撑杆和支撑柱逐渐复位,通过第一抗震组件对建筑桩实体起到第一层抗震作用。

7、进一步的,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二阻尼杆和第二弹簧;支撑柱的圆周表面等距安装有第二阻尼杆,第二阻尼杆的另一端与建筑桩内腔的内壁连接;第二阻尼杆上均套接有第二弹簧。

8、当地震等来临时,建筑桩实体受到振动使得建筑桩实体的外表受到压力,在第二阻尼杆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产生缓冲的作用,防止建筑桩实体因为震动左右摇晃发生倾斜的现象,同时通过第二阻尼杆和第二弹簧能够增强建筑桩实体的承压力,不易出现变形甚至破碎的现象。

9、进一步的,支撑柱内开设有支撑柱内腔,支撑柱内腔内安装有多组加强筋环。

10、通过安装多组加强筋环从支撑柱内腔对建筑桩实体的承压力进行增强,使得支撑柱的承压力增强,不易出现形变或者断裂的情况,从而增强了建筑桩实体的抗震性能。

11、进一步的,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阻尼垫。

12、在实际需求中,当支撑柱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阻尼垫受到压力产生的缓冲作用能够起到减震作用,当压力结束后,支撑柱在第一抗震组件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阻尼垫能够对支撑柱的向上运动起到托起的作用。

13、进一步的,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为弹簧钢制造的减震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一阻尼杆两侧均为焊接方式。

14、弹簧钢制造的减震弹簧可以有效提高内部的防横向震动的能力,提高韧性增加缓冲效果,提高其抗震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建筑桩实体(1)和建筑桩刺穿部(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建筑桩实体(1)和建筑桩刺穿部(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映思
申请(专利权)人:冯映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