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9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包括密闭实验室;灰尘发生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循环装置,包括集尘机构和送灰管道,集尘机构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集尘机构设置于灰尘发生装置的出尘方向的下游,送灰管道的一端连接于集尘机构上,送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灰尘发生装置上;固定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被测试的摩托车的前轮;转鼓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转鼓装置靠近集尘机构,摩托车的后轮放置于转鼓装置上;控制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外,控制装置与灰尘发生装置、循环装置、固定装置、转鼓装置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测试,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


技术介绍

1、摩托车整车的部件基本都裸露于环境中,因此,当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环境中的粉尘容易从部件的间隙等地方进入摩托车部件的内部,长期使用下,进入摩托车部件内部的粉尘会对部件产生磨损,尤其是摩托车的动力部件,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动力部件会出现故障,导致摩托车无法正常使用。

2、因此,在摩托车的生产过程中,摩托车都需要加装用于过滤粉尘的装置以此来防止灰尘进入摩托车的动力部件,并且,在摩托车组装成后,通常都需要对摩托车进行粉尘测试,以此来检测当粉尘进入摩托车发动机部件时,粉尘对摩托车正在运行的动力组件及加速组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过滤粉尘的装置对粉尘的过滤效果。尤其是面对摩托车在灰尘大的环境中行驶的工况,利用粉尘设备产粉尘并模拟粉尘工况环境来对摩托车进行测试,以此测试摩托车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3、但现有的用于形成灰尘环境的设备,在将散扬灰尘时不均匀,并且现有产生灰尘的设备所形成的粉尘颗粒不均匀,导致摩托车测试不准确。同时,现有用于摩托车粉尘环境测试的实验室缺少用于回收粉尘的装置,导致粉尘的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并且,通过模拟摩托车的粉尘工况环境,可测试摩托车空滤器的过滤效果,以及粉尘进入摩托车动力部件后,粉尘对部件造成的影响。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包括;

3、密闭实验室;

4、灰尘发生装置,灰尘发生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

5、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集尘机构和送灰管道,集尘机构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集尘机构设置于灰尘发生装置的出尘方向的下游,送灰管道的一端连接于集尘机构上,送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灰尘发生装置上;

6、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被测试的摩托车的前轮;

7、转鼓装置,转鼓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转鼓装置靠近集尘机构,摩托车的后轮放置于转鼓装置上;

8、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外,控制装置与灰尘发生装置、循环装置、固定装置、转鼓装置电连接。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密闭实验室内进行摩托车底盘测试时,其中,利用灰尘发生装置产生灰尘,并将灰尘扬散于密闭实验室内,从而实现模拟灰尘环境,而密闭实验室内的转鼓装置则用于测试摩托车底盘,即摩托车在进行底盘的转鼓测试时,同时也进行灰尘测试,有效地提高摩托车的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实验房还设置有循环装置,具体地,循环装置中的集尘机构将实验房内的粉尘收集并通过送灰管道输送至灰尘发生装置,重复循环使用,同时,集尘机构在收集粉尘时,集尘机构与灰尘发生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得实验室内的粉尘处于活跃活动状态,更有助于模拟摩托车的灰尘测试环境。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灰尘发生装置包括储料斗、送灰机构和扬尘机构,储料斗设置于送灰机构的进料端,扬尘机构设置于送灰机构的出料端。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扬尘机构包括扬尘风扇和设置于扬尘风扇的出风端的孔板,扬尘风扇设置于灰道的出料口,孔板设置有多个孔径相等的出尘孔,粉尘通过扬尘风扇吹送至孔板,并从出尘孔通过。扬尘风扇将粉尘吹送至孔板,其中,孔板上设置的出尘孔均孔径相同,粉尘在通过出尘孔时,出尘孔同时对粉尘进行了筛选,超过孔径的粉尘无法通过出尘孔,通过孔板对粉尘的筛选,使得吹出的灰尘符合检测的需求,以提高测试准确度。另外,利用扬尘风扇将粉尘扬散于测试空间中,使得测试环境中粉尘浓度均匀,进一步地提高了测试准确度。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送灰机构包括灰道、设置于灰道内的送灰螺旋体和第二驱动,第二驱动设置于灰道的一端,送灰螺旋体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的输出端连接,扬尘机构设置于灰道的出料口处。粉尘从储料斗输出到灰道内的送灰螺旋体上,送灰螺旋体均匀地将粉尘运送至扬尘机构。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结构相同并镜像设置,第一驱动的驱动端与第二夹板连接,第一驱动使第二夹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当摩托车的前轮放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时,第一驱动启动推动第二夹板靠近摩托车的侧面,直至第二夹板压触于摩托车前轮的侧面并将前轮固定。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固定装置靠近灰尘发生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前档架,前档架用于阻挡摩托车前轮的前侧。利用前档架防止实验过程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紧力不足而导致摩托车发生前移。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固定装置靠近转鼓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后档机构,后挡机构用于阻挡摩托车前轮的后侧。利用后档机构防止实验过程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紧力不足而导致摩托车发生后移。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后挡机构包括调节导轨和安装于调节导轨上的后挡板,后挡板可于调节导轨上沿调节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利用调节导轨调整后挡板的位置,提高后挡板的通用性,使得固定装置可适用多种尺寸的前轮。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还包括尾气排放管,尾气排放管设置于密闭实验室内,尾气排放管的进气口与摩托车的尾气管排放口对应连接,尾气排放管的排气口延伸至密闭实验室外。避免摩托车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混杂于测试环境中以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有助于确保测试精度。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箱和设置于集尘箱上的集尘风扇,集尘风扇朝向送灰管道吹风。利用集尘风扇产生的风力将粉尘吹送并通过送灰管道,输送至扬尘风扇处,扬尘风扇再次将该部分粉尘吹出至测试环境中。

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发生装置包括储料斗、送灰机构和扬尘机构,所述储料斗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进料端,所述扬尘机构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出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机构包括扬尘风扇和设置于所述扬尘风扇的出风端的孔板,所述扬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出料口,所述孔板设置有多个孔径相等的出尘孔,粉尘通过所述扬尘风扇吹送至所述孔板,并从所述出尘孔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灰机构包括灰道、设置于所述灰道内的送灰螺旋体和第二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设置于所述灰道的一端,所述送灰螺旋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扬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灰道的出料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结构相同并镜像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使所述第二夹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靠近所述灰尘发生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前档架,所述前档架用于阻挡摩托车前轮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靠近所述转鼓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后挡机构,所述后挡机构用于阻挡摩托车前轮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机构包括调节导轨和安装于所述调节导轨上的后挡板,所述后挡板可于所述调节导轨上沿所述调节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排放管,所述尾气排放管设置于所述密闭实验室内,所述尾气排放管的进气口与摩托车的尾气管排放口对应连接,所述尾气排放管的排气口延伸至所述密闭实验室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箱和设置于所述集尘箱上的集尘风扇,所述集尘风扇朝向所述送灰管道吹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发生装置包括储料斗、送灰机构和扬尘机构,所述储料斗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进料端,所述扬尘机构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出料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机构包括扬尘风扇和设置于所述扬尘风扇的出风端的孔板,所述扬尘风扇设置于所述送灰机构的出料口,所述孔板设置有多个孔径相等的出尘孔,粉尘通过所述扬尘风扇吹送至所述孔板,并从所述出尘孔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灰机构包括灰道、设置于所述灰道内的送灰螺旋体和第二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设置于所述灰道的一端,所述送灰螺旋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扬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灰道的出料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专用灰尘试验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结构相同并镜像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任庶李德贺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珹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