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08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5
本技术涉及窗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帘框,所述帘框的内底壁与内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与窗帘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左方设置有自动化结构,所述自动化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左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轮。该养老建筑感光窗帘,通过自动化结构使窗帘能在阳光强烈时能自动拉上,从而避免强烈的阳光灼伤老年人的皮肤,同时该自动化结构能将太阳光转换为自身的能源,从而提高对阳光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窗帘,具体为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


技术介绍

1、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

2、老年人的皮肤,也像其他器官一样会衰老退化,一些不是经常摩擦的部位,皮肤会变薄、皮下脂肪减少,而且由于水分减少和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显得干燥,所以皮肤萎缩、松弛,出现皱纹,弹性降低,这样就经受不起强烈阳光的照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直接刺激与损伤皮肤,阳光中的红外线又会骤然增加皮肤的温度,而引起灼伤,于是在室内需要窗帘对强烈的阳光进行遮挡,然而在养老机构中的窗帘一般需要人为操作,然而有些老年人不方便行动,看护者也因为工作量导致窗帘有时不能尽快拉上,因此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具备了根据阳光自动拉上窗帘等优点,解决了窗帘有时不能尽快拉上导致剧烈阳光会灼伤老年人皮肤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根据阳光自动拉上窗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帘框,所述帘框的内底壁与内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与窗帘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左方设置有自动化结构;

<p>5、所述自动化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框体左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隔板,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夹子,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感光器,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6、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框体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框体的内侧与框体的内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隔板与螺纹块均位于框体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框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分别位于隔板的左方和右方。

8、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隔板的内侧,且滑杆的左端与框体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的右端与框体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且框体的内左侧壁与内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且隔板左侧壁的压力传感器与框体内左侧壁的压力传感器相对应,且隔板右侧壁的压力传感器与框体内右侧壁的压力传感器相对应。

10、进一步的,左侧所述螺纹块位于框体内左侧壁压力传感器与隔板左侧壁压力传感器的相对一侧之间,且右侧螺纹块位于框体内右侧壁压力传感器与隔板右侧壁压力传感器的相对一侧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底部开设有滑口,且连接块位于滑口的内侧并通过滑块与滑口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左侧所述窗帘远离相对应滚筒的一侧夹持于左侧夹子的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之间,且右侧窗帘远离相对应滚筒的一侧夹持于右侧夹子的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之间。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具备以下

15、有益效果:

16、该养老建筑感光窗帘,通过自动化结构使窗帘能在阳光强烈时能自动拉上,从而避免强烈的阳光灼伤老年人的皮肤,同时该自动化结构能将太阳光转换为自身的能源,从而提高对阳光的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帘框(2),所述帘框(2)的内底壁与内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筒(3),所述滚筒(3)的外表面与窗帘(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的左方设置有自动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右端贯穿框体(1)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侧与框体(1)的内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隔板(7)与螺纹块(8)均位于框体(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顶部与框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8)分别位于隔板(7)的左方和右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固定连接于隔板(7)的内侧,且滑杆(12)的左端与框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12)的右端与框体(1)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8),且框体(1)的内左侧壁与内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8),且隔板(7)左侧壁的压力传感器(18)与框体(1)内左侧壁的压力传感器(18)相对应,且隔板(7)右侧壁的压力传感器(18)与框体(1)内右侧壁的压力传感器(18)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螺纹块(8)位于框体(1)内左侧壁压力传感器(18)与隔板(7)左侧壁压力传感器(18)的相对一侧之间,且右侧螺纹块(8)位于框体(1)内右侧壁压力传感器(18)与隔板(7)右侧壁压力传感器(18)的相对一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开设有滑口,且连接块(13)位于滑口的内侧并通过滑块(11)与滑口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窗帘(4)远离相对应滚筒(3)的一侧夹持于左侧夹子(14)的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之间,且右侧窗帘(4)远离相对应滚筒(3)的一侧夹持于右侧夹子(14)的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帘框(2),所述帘框(2)的内底壁与内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滚筒(3),所述滚筒(3)的外表面与窗帘(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的左方设置有自动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右端贯穿框体(1)的左侧壁并延伸至框体(1)的内侧与框体(1)的内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隔板(7)与螺纹块(8)均位于框体(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顶部与框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块(8)分别位于隔板(7)的左方和右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固定连接于隔板(7)的内侧,且滑杆(12)的左端与框体(1)的内左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12)的右端与框体(1)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老建筑感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吉郭恺文杨庆郭世平仲济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世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