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02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属于通风笼复原领域。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杆;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开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原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本技术通过三棱柱形状的撑开板便可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撑开效率较高,利用复原板和复原座的弧形将压扁的通风笼复原,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复原的效率,并且能够将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进行有效的消除,使得复原后的通风笼更能够接近原先的形状,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的复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笼复原,尤其涉及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大米加工用的压扁通风笼,复原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方法:恢复形状:首先,需要将压扁的通风笼重新恢复成原本的形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使用木制模具和榔头:将木制模具放置在通风笼内部,然后轻轻用榔头敲击受压扁的部分,逐渐恢复形状。使用夹具和螺母:将夹具放置在通风笼两边,并在夹具上加压,使用螺母固定。逐渐调整夹具的位置和加压力度,帮助通风笼恢复形状。修复损坏部分:如果通风笼有损坏的部分,如裂纹或断裂,可以考虑以下方法进行修复:使用强力胶水:将断裂的部分用适当的强力胶水粘合起来,并确保粘合处坚固可靠。使用钢丝或铁条固定:在断裂的部分附近使用钢丝或铁条进行固定,加强损坏区域的支撑和结构稳定性。

2、目前,对于压扁的通风笼,由于其能够进行再次利用,需要对通风笼进行复原,在复原的过程中,需要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然后使用器械将其复原为初始形状,但是目前一般都是采用榔头等器械进行复原,导致人员的劳动量较大,且复原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榔头等器械进行复原,并且复原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杆;

4、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撑开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原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原板。

5、为了对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处进行有效的复原,优选地,所述复原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原杆。

6、为了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撑开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由控制箱和控制杆所控制。

8、进一步地,所述复原板正对复原座的顶部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杆的底部与复原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复原杆的外侧壁与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滑槽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撑开板正对撑开座的顶部设置,所述撑开板设置为三棱柱形,所述第一气缸由控制箱和控制杆所控制。

13、进一步地,所述复原座和复原板设置为弧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通过撑开座、撑开板、第一气缸和第一伸缩杆的配合使用,在对压扁的通风笼复原之前,需要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在撑开时,通过三棱柱形状的撑开板便可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撑开效率较高,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复原的效率。

16、2、该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通过复原座、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和复原板的配合使用,在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后,将压扁的通风笼放置于复原座和复原板之间,此时通过第二气缸的工作,使得第二伸缩杆推动复原板向复原座移动,利用复原板和复原座的弧形将压扁的通风笼复原,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复原的效率。

17、3、该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通过阻尼杆、复位弹簧和复原杆的配合使用,在复原板和复原座对压扁的通风笼进行复原的过程中,会使得复原杆先于压扁的通风笼相接触,使得复原杆处于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处,随着复原板逐渐向复原座靠拢,将会利用复原杆、阻尼杆和复位弹簧,使得复原杆对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处进行挤压,从而将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进行有效的消除,使得复原后的通风笼更能够接近原先的形状,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的复原质量。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三棱柱形状的撑开板便可将压扁的通风笼撑开,撑开效率较高,利用复原板和复原座的弧形将压扁的通风笼复原,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复原的效率,并且能够将压扁的通风笼的折痕进行有效的消除,使得复原后的通风笼更能够接近原先的形状,提高了对压扁的通风笼的复原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板(1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杆(14),所述阻尼杆(14)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原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0)由控制箱(2)和控制杆(3)所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板(12)正对复原座(5)的顶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14)的底部与复原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杆(16)的外侧壁与滑槽(1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5)的顶部与滑槽(13)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板(9)正对撑开座(4)的顶部设置,所述撑开板(9)设置为三棱柱形,所述第一气缸(7)由控制箱(2)和控制杆(3)所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座(5)和复原板(12)设置为弧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板(1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杆(14),所述阻尼杆(14)的外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原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0)由控制箱(2)和控制杆(3)所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扁通风笼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板(12)正对复原座(5)的顶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富昌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柏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