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86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包括:主体配气单元,其包括配气箱以及紧固安装在配气箱顶端的顶盖,所述配气箱两侧均固定连通有对应的进气管,每个所述进气管上均安装有匹配的截止阀,所述顶盖上侧壁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对应的排气管;防液化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配气箱下侧壁的热源箱以及两组对称安装在热源箱两侧且与热源箱连通的导热管,所述热源箱上固定安装有与导热管连通的气泵。本技术中,导热管内的热气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配气箱内部,从而使配气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或者49摄氏度以上,避免全氟酮类绝缘介质液化,确保其与缓冲气体能够进行正常的配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配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系统中,六氟化硫(sf6)气体由于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中,但是sf6是一种典型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在值约为co2的23900倍,由于sf6气体所存在着的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已被明确规定为六种温室气体之一,且提倡全球逐渐限制其使用,因此,在气体绝缘设备中采用新的环保绝缘气体替代sf6气体的使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全氟酮类绝缘介质(c5f10o或c6f12o)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而对环境没有破坏作用,温室效应极低,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可能将来在电气设备中广泛推广使用,这两种气体的液化温度较高,常温下这两种气体的液化温度分别为25℃和49℃,为了防止这两种气体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在电气设备中使用时产生液化的情况,通常在电气设备中使用时需要混合缓冲气体如二氧化碳(co2)或氮气(n2)使用,在对其以上二者进行配气时,温度较低的全氟酮类绝缘介质容易发生液化,从而导致全氟酮类绝缘介质与缓冲气体混合过程中混合不均,影响后续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配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适用于解决在对c5f10o和c6f12o进行配气时,温度较低的全氟酮类绝缘介质容易发生液化,从而导致全氟酮类绝缘介质与缓冲气体混合过程中混合不均,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包括:

5、主体配气单元,其包括配气箱以及紧固安装在配气箱顶端的顶盖,所述配气箱两侧均固定连通有对应的进气管,每个所述进气管上均安装有匹配的截止阀,所述顶盖上侧壁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对应的排气管;

6、防液化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配气箱下侧壁的热源箱以及两组对称安装在热源箱两侧且与热源箱连通的导热管,所述热源箱上固定安装有与导热管连通的气泵,每个所述导热管远离气泵的一端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单向阀与热源箱连通,每个所述导热管均与配气箱连通。

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源箱上侧壁两侧固定包裹有与导热管匹配的包裹罩,所述包裹罩与导热管均通过对应的固定架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气箱两侧内侧固定安装有与进气管连通的过渡管,每个所述过渡管靠近配气箱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对冲管。

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进气管与配气箱连通处均安装有匹配的第一单向阀,且配气箱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与配气箱均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紧固螺钉紧固连接,且顶盖与配气箱相抵处垫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密封圈。

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导热管均采用铜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且导热管设置成盘型。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配气气体的使用需求,配气箱外界气温低于25或49摄氏度时,此时控制气泵,将热源箱内的热气抽入导热管内,进入导热管内的热气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配气箱内部,从而使配气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或者49摄氏度以上,避免全氟酮类绝缘介质液化,确保其与缓冲气体能够进行正常的配气。

13、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配气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防液化单元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的电加热丝与热源箱内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箱(201)上侧壁两侧固定包裹有与导热管(203)匹配的包裹罩(202),所述包裹罩(202)与导热管(203)均通过对应的固定架(20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箱(101)两侧内侧固定安装有与进气管(103)连通的过渡管(107),每个所述过渡管(107)靠近配气箱(10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对冲管(1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气管(103)与配气箱(101)连通处均安装有匹配的第一单向阀(104),且配气箱(101)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2)与配气箱(101)均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紧固螺钉紧固连接,且顶盖(102)与配气箱(101)相抵处垫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热管(203)均采用铜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且导热管(203)设置成盘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箱(201)上侧壁两侧固定包裹有与导热管(203)匹配的包裹罩(202),所述包裹罩(202)与导热管(203)均通过对应的固定架(20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箱(101)两侧内侧固定安装有与进气管(103)连通的过渡管(107),每个所述过渡管(107)靠近配气箱(101)中心处的一侧均固定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对冲管(108)。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群策尹寿来赵恩翠金冬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皓而普分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