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857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在工作台上装配了具备至少一个料槽的托架,在料槽的顶壁开设有朝料槽底壁方向延伸的避让槽,使得电芯在进入料槽后,电芯的极耳可通过避让槽伸出料槽裸露在外,在工作台设置了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部的闭合动作将裸露在外的极耳夹持并压平实现极耳的整形,以便于后续电芯化成工序中夹子能顺畅的夹持极耳,有效提高了电芯化成工序的良品率和产能,料槽的数量有多个时,可同时对多个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形,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兼容不同规格的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特别涉及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特别是锂电池在生产运转过程中,如图2所示的电池的电芯,其极耳容易被折弯变形,严重影响后端工序,特别是在电芯化成工序,夹子不能顺畅夹持极耳,导致电芯化成工序时的不良率升高,容易造成产品品质不良,严重影响电池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极耳整形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装配于工作台上的托架,所述托架开设有至少一个顶部敞开的料槽,用于容纳电芯,料槽顶壁对应电芯极耳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朝料槽底壁方向延伸的避让槽,电芯位于料槽时,极耳通过避让槽伸出料槽裸露在外,所述工作台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部的闭合动作可将裸露在外的所述极耳夹持并压平,张开动作可将极耳松开。

3、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工作台上装配了具备至少一个料槽的托架,在料槽的顶壁开设有朝料槽底壁方向延伸的避让槽,使得电芯在进入料槽后,电芯的极耳可通过避让槽伸出料槽裸露在外,在工作台设置了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部的闭合动作将裸露在外的极耳夹持并压平实现极耳的整形,以便于后续电芯化成工序中夹子能顺畅的夹持极耳,有效提高了电芯化成工序的良品率和产能,料槽的数量有多个时,可同时对多个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形,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兼容不同规格的电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装配于工作台(1)上的托架(2),所述托架(2)开设有至少一个顶部敞开的料槽(21),用于容纳电芯(01),料槽(21)顶壁对应电芯极耳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朝料槽(21)底壁方向延伸的避让槽(22),电芯位于料槽(21)时,极耳通过避让槽(22)伸出料槽(21)裸露在外,所述工作台(1)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部的闭合动作可将裸露在外的所述极耳夹持并压平,张开动作可将极耳松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线性间隔成型有多根第一条形构件(100),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料槽(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1)底壁的剖面呈V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1)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或者所述托架(2)对应第一条形构件(100)一侧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条形构件(100)相适的第二条形构件(200),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第一型腔(101),第一型腔(101)靠近第二条形构件(200)的一侧敞开,第二条形构件(2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第二型腔(201),第二型腔(201)靠近第一条形构件(100)的一侧敞开,第一型腔(101)可与第二型腔(201)配合形成所述料槽(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对应第二条形构件(200)两端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条形构件(200)端部的支撑槽(23),第二条形构件(200)可沿支撑槽(23)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条形构件(100),另设有螺栓(24)依次旋入第二条形构件(200)和托架(2)以将第二条形构件(200)和托架(2)锁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第二条形构件(200)的相同一端通过第三条形构件(300)连接固定,所述托架(2)顶壁对应支撑槽(23)一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刻度尺(25),第二条形构件(200)或者第三条形构件(300)的顶壁设有与第一刻度尺(25)配合的游标(2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夹持部(31)以及第二夹持部(32),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分别位于料槽(21)的两侧,用于分别将正极极耳(02)和负极极耳(03)夹持压平或者松开,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同步做闭合或者张开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包括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所述第二夹持部(32)包括第三夹板(321)和第四夹板(322),所述料槽(21)的数量为多个时,工作台(1)对应正极极耳下方的位置分别活动安装有上下间隔的第四条形构件(400)和第五条形构件(500),第四条形构件(4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一夹板(311),第五条形构件(5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二夹板(312),多个第一夹板(311)和多个第二夹板(312)之间交错相对,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第四条形构件(400)和第五条形构件(500)分别做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以驱使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相抵或者相离形成第一夹持部(31)的闭合动作或张开动作;工作台(1)对应负极极耳下方的位置分别活动安装有上下间隔的第六条形构件(600)和第七条形构件(700),第六条形构件(6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三夹板(321),第七条形构件(7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第四夹板(322),多个第三夹板(321)和多个第四夹板(322)之间交错相对,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第六条形构件(600)和第七条形构件(700)分别做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以驱使第三夹板(321)和第四夹板(322)相抵或者相离形成第二夹持部(32)的闭合动作或者张开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对应第五条形构件(500)以及第七条形构件(700)下方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滑杆(313)和第二滑杆(323);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分布有多个插块(11),所述托架(2)底部对应插块(11)的位置开设有可供插块(11)插入的插槽,托架(2)通过插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装配于工作台(1)上的托架(2),所述托架(2)开设有至少一个顶部敞开的料槽(21),用于容纳电芯(01),料槽(21)顶壁对应电芯极耳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朝料槽(21)底壁方向延伸的避让槽(22),电芯位于料槽(21)时,极耳通过避让槽(22)伸出料槽(21)裸露在外,所述工作台(1)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部的闭合动作可将裸露在外的所述极耳夹持并压平,张开动作可将极耳松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线性间隔成型有多根第一条形构件(100),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料槽(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1)底壁的剖面呈v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1)直接成型于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或者所述托架(2)对应第一条形构件(100)一侧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条形构件(100)相适的第二条形构件(200),所述第一条形构件(1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第一型腔(101),第一型腔(101)靠近第二条形构件(200)的一侧敞开,第二条形构件(200)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顶部敞开的第二型腔(201),第二型腔(201)靠近第一条形构件(100)的一侧敞开,第一型腔(101)可与第二型腔(201)配合形成所述料槽(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对应第二条形构件(200)两端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条形构件(200)端部的支撑槽(23),第二条形构件(200)可沿支撑槽(23)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条形构件(100),另设有螺栓(24)依次旋入第二条形构件(200)和托架(2)以将第二条形构件(200)和托架(2)锁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第二条形构件(200)的相同一端通过第三条形构件(300)连接固定,所述托架(2)顶壁对应支撑槽(23)一侧的位置设有第一刻度尺(25),第二条形构件(200)或者第三条形构件(300)的顶壁设有与第一刻度尺(25)配合的游标(2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歌颂张朝林程允迪许子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锦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