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61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0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包括观察盒主体和观察盖,观察盖的表面设有观察通道,贯穿通道的内部设有第一物镜筒,第一物镜筒内部的端部设有物镜,第一物镜筒内连接有第一目镜筒,第一目镜筒内设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第一目镜筒内部设有若干镜筒,每个镜筒的表面设有转动凸台,转动凸台连接于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内部;本技术调整放大倍距时,转动第一目镜筒内部的镜筒,转动凸台会顺着第二螺纹槽或第一螺纹槽内部滑动,实现镜筒带着内部的目镜上下运动,目镜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并且第二目镜筒内部的目镜相对于物镜的距离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整个放大的倍距也会发生改变,带来了不同感受的观测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玩具,具体涉及一种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


技术介绍

1、好奇是小朋友的天性,在玩耍过程中发现新奇的昆虫都装入瓶子或盒子中,放入后便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动植物观测器,以此观察生物的特性和活动情况,老师或家长在讲解盒子内部动植物的形态和特征时,也只能用言语和配合挂图来展示其形象特征,往往不够生动形象。

2、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805943b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动植物玩具观察器,结合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公开的结构,这种类型的观察器放大的倍数比较单一,每当儿童想观察细微的微生物或小昆虫时无法准确调节倍率,无法根据不同的生物调整不同观测效果,给使用时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针对上述动植物观测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利用直角型的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相互拼合构成矩形拍摄选框,对拍摄内容进行框选,给拍摄提供位置参考,获取适当的拍摄位置和角度,避免所拍摄的内容过于倾斜变形;同时,也给后期图文处理提供边界参考,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图文录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包括观察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盒主体(1)的顶部设有观察盖(2),所述观察盖(2)的表面设有若干观察通道(21),至少所述一个贯穿通道的内部设有第一物镜筒(31),所述第一物镜筒(31)朝向观察盒主体(1)内部的端部设有物镜(311),所述第一物镜筒(31)的内部可转动连接有第一目镜筒(32),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槽(321)和第二螺纹槽(322),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内部设有若干镜筒,每个所述镜筒的表面设有转动凸台(36),每个转动凸台(36)可旋转的连接于第一螺纹槽(321)和第二螺纹槽(322)内部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包括观察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盒主体(1)的顶部设有观察盖(2),所述观察盖(2)的表面设有若干观察通道(21),至少所述一个贯穿通道的内部设有第一物镜筒(31),所述第一物镜筒(31)朝向观察盒主体(1)内部的端部设有物镜(311),所述第一物镜筒(31)的内部可转动连接有第一目镜筒(32),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槽(321)和第二螺纹槽(322),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内部设有若干镜筒,每个所述镜筒的表面设有转动凸台(36),每个转动凸台(36)可旋转的连接于第一螺纹槽(321)和第二螺纹槽(32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内部可转动连接有第二目镜筒(33),所述第二目镜筒(33)的内部可转动连接有第三目镜筒(34),所述第二目镜筒(33)的上半区域可转动的套接于第三目镜筒(34)的下半区域,所述第二目镜筒(33)和第三目镜筒(34)的表面设有转动凸台(36),所述第二目镜筒(33)和第三目镜筒(34)的内部设有目镜(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植物多功能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镜筒(31)的内部设有腰形槽(312)和环形槽(313),所述第一目镜筒(32)的端部设有环形凸台(323),所述环形凸台(323)适配于环形槽(313),所述第二目镜筒(33)的端部设有腰形凸台(331),所述腰形凸台(331)连接于腰形槽(31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峰叶敏月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凯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