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34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体部内形成有便池腔和安装腔,便池腔具有冲水入口和冲水出口,安装腔内设置冲水管路、排污管道、水箱以及通气管路,冲水管路与冲水入口连通,用于向便池腔内冲水,排污管道与冲水出口连通,用于将便池腔内的污物排出,排污管道与冲水出口的连通位置处形成第一水封区域,排污管道内形成第二水封区域,水箱与冲水管路连通,用于向冲水管路内供水,通气管路连通于水箱与排污管道之间,通气管路与排污管道的连通位置位于第一水封区域与第二水封区域之间的管道上。该马桶为一种双动力虹吸式结构,达到同样排污效果的情况大幅度降低用水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生洁具,尤其涉及一种马桶


技术介绍

1、马桶,又称坐便器,按排污方式分为落差式和虹吸式。落差式借助冲洗水的重力将污物排走,冲水排污过程中只形成正压,没有负压。虹吸式借助冲洗水在排污管道内充满水后所形成的一定压力(虹吸现象)将污物排走,是一种推进式结构。

2、为达到同样的冲洗效果,落差式马桶的用水量为8l,虹吸式马桶的用水量能够降为5l。但是,马桶单次冲水量的降低始终是该
需要不断提升的技术问题及追求的技术效果。

3、因此,亟待提出一种全新的马桶冲水方式,以达到更加节水、节能的效果。

4、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马桶,为一种双动力虹吸式结构,达到同样排污效果的情况大幅度降低用水量的效果。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提供一种马桶,包括:

4、主体部,其内形成有便池腔和安装腔,所述便池腔具有冲水入口和冲水出口;

5、冲水管路,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冲水入口连通,用于向所述便池腔内冲水;

6、排污管道,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冲水出口连通,用于将所述便池腔内的污物排出,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冲水出口的连通位置处形成第一水封区域,所述排污管道内形成第二水封区域;

7、水箱,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水箱与所述冲水管路连通,用于向所述冲水管路内供水;

8、通气管路,其连通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排污管道之间,所述通气管路与所述排污管道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水封区域与所述第二水封区域之间的管道上。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污管道一段、排污管道二段、排污管道三段、以及排污管道四段,所述排污管道一段自所述冲水出口斜向上延伸,所述排污管道二段自所述排污管道一段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排污管道三段自所述排污管道二段的底部朝靠近所述排污管道一段的方向斜向上延伸,所述排污管道四段自所述排污管道三段的顶部向下延伸;

10、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设于所述排污管道一段与所述排污管道二段的连通位置处。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紧靠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

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包括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便池腔的后方,所述第二安装腔环绕所述便池腔;

13、所述排污管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水箱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水箱的另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的外轮廓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在朝向所述排污管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水箱的前端侧壁上设有第三管接头;

16、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通气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与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管接头与所述冲水管路连接。

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在朝向所述排污管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靠近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管接头设于所述安装凹槽处。

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水管路包括冲水主管路、第一冲水支管路、第二冲水支管路,所述冲水主管路上设有水泵,所述冲水主管路、所述第一冲水支管路、以及所述第二冲水支管路之间通过分水阀连通,所述冲水主管路与所述水箱连通;

19、所述便池腔的底部设有进污腔、和与所述进污腔连通的第一冲水入口,所述冲水出口与所述进污腔连通;

20、所述便池腔的顶部沿其周向方向上设有导水槽,所述便池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水槽连通的第二冲水入口;

21、所述第一冲水支管路与所述第一冲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冲水支管路与所述第二冲水入口连通。

2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冲水主管路进入所述第一冲水支管路内的水量小于进入所述第二冲水支管路内的水量。

2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的水量。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5、本申请所公开的马桶为一种双动力虹吸式排污方式,通气管路的设置,使排污管道内的虹吸成为对便池腔内水及污物的“前推后拉”的双动力结构,从而在达到同样排污效果的情况大幅度降低用水量。

26、水箱、排污管道、冲水管路都集成安装在主体部的内部安装腔内,结构布局紧凑,马桶整体占用空间小。

27、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阳侯全舵周兆林王国芳王森李娟邓思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有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