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君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96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旋转盘、套筒,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有动力件、扩张件和恢复件,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由于夹紧装置是与薄壁件内圆弧面面接触,且接触面面积较大,能够改善工件夹持端的受力分布,不会使薄壁圆筒件受力变形和零件表面质量的损坏,保证定位的精度和质量,且整套装置用气缸运作,提高了装夹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夹紧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制造行业,经常会遇到多种薄壁回转类零件,需要以已加工内孔为基准,定位加工其它待加工面。现有工艺对工件进行夹持时更多是使用三爪定位夹持,工件批量较大时,原有三爪定位装夹一个工件的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同时,三爪定位夹紧过程中容易磨损,并且自定心精度不高,且在反复使用更换后,易于磨损,会造成加工的内孔同轴度达不到图纸要求;在装夹的过程中,三爪张开力不易控制易导致工件夹不紧或变形。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减少装夹次数及有些零件又不允许压紧端面,故又必须涨紧内孔,所以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

2、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于现有的三爪定位夹紧过程中容易磨损,并且自定心精度不高,且在反复使用更换后,易于磨损,会造成加工的内孔同轴度达不到图纸要求;在装夹的过程中,三爪张开力不易控制易导致工件夹不紧或变形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5、包括旋转盘、套筒,所述旋转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有动力件、扩张件和恢复件,所述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件。

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由于涨紧装置是与薄壁件内圆弧面面接触,且接触面面积较大,能够改善工件夹持端的受力分布,不会使薄壁圆筒件受力变形和零件表面质量的损坏,保证定位的精度和质量,且整套装置用气缸运作,提高了装夹的效率。

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力件包括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通过活塞杆连接有滑块。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扩张件包括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楔滑块。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恢复件包括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内壁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滑块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在连接板表面固定安装设置。

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制件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块。

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盘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为半月形槽口,限制块为半月形块,两者相匹配设置。

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盘底部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活塞杆贯穿连接板穿过连接槽与滑块连接。

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与垫块、斜楔滑块相匹配的槽口,斜楔滑块、垫块与滑块滑动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7、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由于涨紧装置是与薄壁件内圆弧面面接触,且接触面面积较大,能够改善工件夹持端的受力分布,不会使薄壁圆筒件受力变形和零件表面质量的损坏,保证定位的精度和质量,且整套装置用气缸运作,提高了装夹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旋转盘(1)、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有动力件、扩张件和恢复件,所述旋转盘(1)的下表面设有转动件,所述旋转盘(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顶部通过活塞杆连接有滑块(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件包括有挤压块(51),所述挤压块(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52),所述垫块(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楔滑块(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件包括有防尘盖(6),所述防尘盖(6)的内壁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1),所述弹簧二(61)的一端与滑块(5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旋转盘(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在连接板(4)表面固定安装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包括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4),所述弹簧一(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杆(42),所述限制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限制槽(11),所述限制槽(11)为半月形槽口,限制块(43)为半月形块,两者相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底部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活塞杆贯穿连接板(4)穿过连接槽(12)与滑块(5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4)的表面开设有与垫块(52)、斜楔滑块(53)相匹配的槽口,斜楔滑块(53)、垫块(52)与滑块(54)滑动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旋转盘(1)、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有动力件、扩张件和恢复件,所述旋转盘(1)的下表面设有转动件,所述旋转盘(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顶部通过活塞杆连接有滑块(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件包括有挤压块(51),所述挤压块(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52),所述垫块(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楔滑块(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件包括有防尘盖(6),所述防尘盖(6)的内壁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1),所述弹簧二(61)的一端与滑块(5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螺孔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旋转盘(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君骥
申请(专利权)人:赵君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