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乳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9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涉及乳化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合乳化器。其技术方案包括:乳化罐,所述乳化罐顶部中间安装有搅拌电机、左端安装有加注管、右端安装有回流泵,搅拌电机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对称安装有四组搅拌杆,四组搅拌杆上均匀安装有竖杆,回流泵进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一,回流管一伸入到乳化罐内部底端并通过套环固定在乳化罐内壁,回流泵出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二,回流管二伸入到乳化罐内部上端,乳化罐侧壁开设有冷却腔,乳化罐底部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内盘旋安装有电热丝,乳化罐底部中间设有排泄管,排泄管上安装有电磁阀门。本技术实现能使物料快速乳化,降低乳化时间,同时使乳化液快速冷却,提高了乳化油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乳化油加工,具体为混合乳化器


技术介绍

1、乳化油(emulsified oil)是以稳定状态存在(不上浮,不凝聚)的微小油粒,粒径约在0.5~25um之间,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液体或半固体,属于的一类。作用以冷却为主,润滑为次,用于车制、锯断、钻孔、磨制等金属粗加工,通常所说的乳化油是将燃油(、柴油或)70%~90%加水近30%~10%(质量比,下同),再加添加剂0.5%~1%,而后通过专用混合乳化器进行。

2、现有的混合乳化器搅拌机构多为一根伸入反应釜中的搅拌轴,利用搅拌轴上水平设置的搅拌页传动进行搅拌,搅拌时上下层溶液相对搅拌混合频率低,乳化时间长,且乳化好后不能使乳化液快速冷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乳化器,具备的能使物料快速乳化,降低乳化时间,同时使乳化液快速冷却,提高了乳化油生产效率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合乳化器,包括乳化罐,所述乳化罐顶部中间安装有搅拌电机、左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乳化器,包括乳化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1)顶部中间安装有搅拌电机(15)、左端安装有加注管(14)、右端安装有回流泵(17),搅拌电机(15)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有搅拌轴(19),搅拌轴(19)上对称安装有四组搅拌杆(12),四组搅拌杆(12)上均匀安装有竖杆(13),回流泵(17)进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一(18),回流管一(18)伸入到乳化罐(1)内部底端并通过套环(21)固定在乳化罐(1)内壁,回流泵(17)出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二(16),回流管二(16)伸入到乳化罐(1)内部上端,所述乳化罐(1)侧壁开设有冷却腔(11),乳化罐(1)底部开设有加热腔(4),加热腔(4)...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乳化器,包括乳化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1)顶部中间安装有搅拌电机(15)、左端安装有加注管(14)、右端安装有回流泵(17),搅拌电机(15)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有搅拌轴(19),搅拌轴(19)上对称安装有四组搅拌杆(12),四组搅拌杆(12)上均匀安装有竖杆(13),回流泵(17)进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一(18),回流管一(18)伸入到乳化罐(1)内部底端并通过套环(21)固定在乳化罐(1)内壁,回流泵(17)出口端连接有回流管二(16),回流管二(16)伸入到乳化罐(1)内部上端,所述乳化罐(1)侧壁开设有冷却腔(11),乳化罐(1)底部开设有加热腔(4),加热腔(4)内盘旋安装有电热丝(5),乳化罐(1)底部中间设有排泄管(2),排泄管(2)上安装有电磁阀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金山苗鲁旭李海亮林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和达农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