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91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外表面的右端覆盖有底网,所述底网的表面覆盖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内部种植有种子,所述植被层的表面覆盖有覆盖网,所述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该边坡生态修复网,通过在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使得覆盖网和底网能够被固定在坡体上,覆盖网能够将植被层中的土壤和种子保留住,减少雨水冲刷带来的土壤流失,通过在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使得在雨水来临时吸水棉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隔板能够阻挡土壤的流失,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边坡生态修复网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网,具体为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


技术介绍

1、生态恢复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它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人类没有能力去恢复出真的天然系统,但是可以帮助自然,把一个地区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动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条件,然后让它自然演化,最后实现恢复,边坡由于雨水的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边坡生态修复网可以帮助边坡进行生态修复。

2、例如中国专利(cn 217630019 u)中公开了一种边坡修复用固土结构,包括底网、覆盖网和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底网和覆盖网,使得底网和覆盖网之间形成空腔,本申请可以减少岩石边坡修复喷播土壤后岩石表面水土流失的情况。

3、上述方案还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上述方案采用的使在坡面挂网加连接组件固定,可以起到一时的效果,但是在一段时间的雨水冲刷之后,往往会出现覆盖网或者整体进行脱落的现象,导致植物生长环境被破坏,生态修复效果不好,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具备防止生态网脱落等优点,解决了生态网容易脱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外表面的右端覆盖有底网,所述底网的表面覆盖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内部种植有种子,所述植被层的表面覆盖有覆盖网,所述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

>3、所述吸水阻隔机构包括镶嵌在坡体外表面右端的多个倒刺,所述倒刺远离坡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倒刺的一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外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隔板的内部固定有吸水棉,所述隔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手环。

4、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镶嵌在坡体外表面右端的多个钻头,所述钻头远离坡体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钻头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把手。

5、进一步,所述倒刺、连接杆位于底网的下表面,所述隔板远离手环的一端贯穿覆盖网、植被层和底网至底网的下表面。

6、进一步,所述倒刺的截面呈a字形,所述手环位于覆盖网的外侧。

7、进一步,所述钻头的截面呈锥形,所述固定杆顶端的截面呈梯形。

8、进一步,所述钻头位于底网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底网的下表面。

9、进一步,所述套筒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贯穿至覆盖网的下表面,所述转动杆和把手位于覆盖网的外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边坡生态修复网,通过在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使得覆盖网和底网能够被固定在坡体上,覆盖网能够将植被层中的土壤和种子保留住,减少雨水冲刷带来的土壤流失,通过在坡体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使得在雨水来临时吸水棉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隔板能够阻挡土壤的流失,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较好,能够满足边坡生态修复网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外表面的右端覆盖有底网(2),所述底网(2)的表面覆盖有植被层(3),所述植被层(3)的内部种植有种子(4),所述植被层(3)的表面覆盖有覆盖网(5),所述坡体(1)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6),所述坡体(1)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镶嵌在坡体(1)外表面右端的多个钻头(601),所述钻头(601)远离坡体(1)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602),所述固定杆(602)远离钻头(601)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杆(603),所述螺纹杆(6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604),所述套筒(604)远离螺纹杆(60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605),所述转动杆(60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把手(6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701)、连接杆(702)位于底网(2)的下表面,所述隔板(703)远离手环(706)的一端贯穿覆盖网(5)、植被层(3)和底网(2)至底网(2)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701)的截面呈A字形,所述手环(706)位于覆盖网(5)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601)的截面呈锥形,所述固定杆(602)顶端的截面呈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601)位于底网(2)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杆(602)远离螺纹杆(603)的一端贯穿至底网(2)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04)远离转动杆(605)的一侧贯穿至覆盖网(5)的下表面,所述转动杆(605)和把手(606)位于覆盖网(5)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外表面的右端覆盖有底网(2),所述底网(2)的表面覆盖有植被层(3),所述植被层(3)的内部种植有种子(4),所述植被层(3)的表面覆盖有覆盖网(5),所述坡体(1)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固定机构(6),所述坡体(1)外表面的右端设有吸水阻隔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镶嵌在坡体(1)外表面右端的多个钻头(601),所述钻头(601)远离坡体(1)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602),所述固定杆(602)远离钻头(601)的一端固定有螺纹杆(603),所述螺纹杆(6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604),所述套筒(604)远离螺纹杆(60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605),所述转动杆(60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把手(6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黄志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盛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