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66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具体为该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包括塔体、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塔体正面铰接有密封门,塔体内底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斗,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塔体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和喷淋管,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折流板和除雾棉,塔体背面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塔体背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箱和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离心水泵,加药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管,加药箱通过加药管连接有抽吸泵,鲍尔环填料层和折流板的设置使得水气充分接触,除雾效果明显增加,密封门的设置便于对内部部件进行更换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淋塔,具体为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


技术介绍

1、洒塔又称喷淋塔,是最简单的萃取塔,是一个空心圆筒体,顶部装有液体喷淋器,使液体分散成细小液滴下降,气体以逆流方式与液滴接触进行传质,现有卧式喷淋塔通风畅通程度没有立式的通常程度高,并且气液接触面也没有立式喷淋塔接触面和反应时间长,再是,现有的喷淋塔气液接触不够充分,雾化效果较为一般,并且安装维修也不够方便。

2、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9002577u中公开的一种卧式喷淋塔,虽然,该卧式喷淋塔具备可以使废气与过滤层充分接触,实现自动加药等优点,但是,该卧式喷淋塔还是存在缺点:一、该卧式喷淋塔设置了两道废气切割板来增加废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因废气中的颗粒物造成喷嘴的堵塞,从而影响正常的喷水造成水气接触不充分,影响过滤效果;二、该卧式喷淋塔为一体式的装置,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工作运行之后内部的填充材料效果就会下降,更换起来就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包括塔体、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塔体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透明窗和门锁,所述塔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斗,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塔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和喷淋管,所诉塔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所述喷淋管上固定连接有喷淋头,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右侧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右侧设置有除雾棉,所述塔体的背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塔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箱和支撑板,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离心水泵,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箱通过加药管固定连接有抽吸泵。

3、可选的,所述塔体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法兰,所述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均与法兰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窗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4、可选的,所述水箱的长度与塔体的左侧内壁到除雾棉的长度相等,所述集水斗的长度与塔体左侧内壁到第二填充层的长度相等,所述挡板位于第二填充层的正下方,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过滤网。

5、可选的,所述隔板位于进气管道的右侧且为竖直设置,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进气间隙,所述塔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隔板、第一填充层、第二填充层、折流板和除雾棉。

6、可选的,所述隔板与第一填充层之间为第一工作区,所述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之间为第二工作区,所述隔板与第一填充层之间,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之间均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

7、可选的,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隔板右侧的水箱上,所述循环离心水泵通过回水管与加药箱相连接,所述加药管的另一端与喷淋管相连接。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逆流式卧式喷淋塔,通过挡板的设置,使该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具备了对水箱内部循环水进行过滤的效果,通过折流板和除雾棉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塔体内的废气进行有效除雾,从而起到了对漆雾、油渍和粉尘颗粒进行良好去除的作用,达到了提升雾化效果的目的。

10、2、该逆流式卧式喷淋塔,通过鲍尔环填料层的设置,使该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具备了实现水汽充分接触的效果,通过密封门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对内部填充层进行定期的更换,从而起到了保持内部填充层工作效果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包括塔体(1)、进气管道(2)和排气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5),所述密封门(5)上设置有透明窗(6)和门锁(7),所述塔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斗(9),所述水箱(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塔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和喷淋管(18),所诉塔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13)和第二填充层(14),所述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区(16)和第二工作区(17),所述喷淋管(18)上固定连接有喷淋头(19),所述第二填充层(14)的右侧设置有折流板(20),所述折流板(20)的右侧设置有除雾棉(21),所述塔体(1)的背面开设有出水口(22),所述出水口(22)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23),所述塔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24),所述延伸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箱(25)和支撑板(27),所述加药箱(25)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26),所述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离心水泵(28),所述加药箱(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管(29),所述加药箱(25)通过加药管(29)固定连接有抽吸泵(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法兰(3),所述进气管道(2)和排气管道(4)均与法兰(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窗(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的长度与塔体(1)的左侧内壁到除雾棉(21)的长度相等,所述集水斗(9)的长度与塔体(1)左侧内壁到第二填充层(14)的长度相等,所述挡板(10)位于第二填充层(14)的正下方,所述挡板(10)上设置有过滤网(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位于进气管道(2)的右侧且为竖直设置,所述隔板(12)的底部开设有进气间隙,所述塔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为隔板(12)、第一填充层(13)、第二填充层(14)、折流板(20)和除雾棉(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与第一填充层(13)之间为第一工作区(16),所述第一填充层(13)与第二填充层(14)之间为第二工作区(17),所述隔板(12)与第一填充层(13)之间,第一填充层(13)与第二填充层(14)之间均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2)开设在挡板(10)右侧的水箱(8)上,所述循环离心水泵(28)通过回水管(23)与加药箱(25)相连接,所述加药管(29)的另一端与喷淋管(18)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包括塔体(1)、进气管道(2)和排气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正面铰接有密封门(5),所述密封门(5)上设置有透明窗(6)和门锁(7),所述塔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水箱(8),所述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斗(9),所述水箱(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塔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和喷淋管(18),所诉塔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层(13)和第二填充层(14),所述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区(16)和第二工作区(17),所述喷淋管(18)上固定连接有喷淋头(19),所述第二填充层(14)的右侧设置有折流板(20),所述折流板(20)的右侧设置有除雾棉(21),所述塔体(1)的背面开设有出水口(22),所述出水口(22)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23),所述塔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24),所述延伸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药箱(25)和支撑板(27),所述加药箱(25)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26),所述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离心水泵(28),所述加药箱(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药管(29),所述加药箱(25)通过加药管(29)固定连接有抽吸泵(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流式卧式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法兰(3),所述进气管道(2)和排气管道(4)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敏郭甜甜桑燕平尚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