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窗膜,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窗膜。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波长在380~430nm之间的蓝光为有害蓝光,有害蓝光与紫外线波长接近,穿透力强,能够渗入皮肤深层,会加速皮肤衰老,而且能够穿透眼球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其造成不可逆的光学损害。
2、目前市面上的蓝光阻隔窗膜包含几种,一种是利用荧光增白剂吸收蓝光,选用吸收波长在350~430nm的荧光增白剂,添加于pet母粒中拉成吸收蓝光的pet基膜,应用于窗膜中,但这类阻隔蓝光的窗膜由于荧光增白剂的存在,吸收了350~430nm光线,但是会反射荧光,导致产品在强光下有发雾现象,并且由于吸收蓝光产品会带有黄相,卖相一般;另有一种是利用蓝光吸收剂吸收蓝光,而蓝光吸收剂主要是偶氮类或苯并吲哚类有机物,通过共轭结构实现蓝光高效吸收,添加于窗膜复合层中,实现蓝光的阻隔,但蓝光吸收剂耐候性不好,一般半年至一年就会失去蓝光阻隔作用,同时由于吸收蓝光,产品也会带有黄相,卖相一般;再者是利用多层微附基膜折射蓝光,而多层微附基膜是几十至几百层pet堆叠,利用折射可以反射特定波段的光源,由于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蓝光窗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防刮层、第一基膜、第一蓝光反射层、复合层、第二基膜、第二蓝光反射层、安装层以及离型膜;所述第一基膜的一面设置防刮层,其另一面设置第一蓝光反射层,所述第二基膜的一面设置第二蓝光反射层,其另一面通过复合层与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连接;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与所述第二蓝光反射层为胆甾相液晶涂层,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395nm,第二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415nm,或,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415nm,第二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39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窗膜,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窗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防刮层、第一基膜、第一蓝光反射层、复合层、第二基膜、第二蓝光反射层、安装层以及离型膜;所述第一基膜的一面设置防刮层,其另一面设置第一蓝光反射层,所述第二基膜的一面设置第二蓝光反射层,其另一面通过复合层与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连接;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与所述第二蓝光反射层为胆甾相液晶涂层,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395nm,第二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415nm,或,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415nm,第二蓝光反射层的蓝光反射峰值为39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反射层和第二蓝光反射层厚度为0.5~3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刮层为uv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层,其厚度为1.5~5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庆元,李泽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