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25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技术涉及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的另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均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螺杆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箱;本技术代替人工驱动升降以及翻板的开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升降板升降与活动杆的旋转同步,不需要人工操作送料速度更快,提高了混料装置的混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而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常常包括上料和混料两个步骤。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8535124u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可以翻转翻板完成上料的操作,不需要工人进行抬举原料的操作,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的避免工人出现损伤的问题,通过设置挡板,避免原料落在斜齿轮和传动齿轮上影响传动效果,通过设置升降板与滑块一体成型保证升降板与滑块的连接稳固性。

3、但上述专利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升降板的升降通过手动旋转转柄和转杆实现,翻板的旋转倒入物料也需要通过工人操作,需要多个工人配合劳动强度仍比较大,且升降板的升降花费时间长影响上料速度,降低了混料装置的混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代替人工驱动升降以及翻板的开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升降板升降与活动杆的旋转同步,不需要人工操作送料速度更快。

2、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的另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均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螺杆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的顶端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翻板,所述滑动箱的底端外壁均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活塞杆的一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翻板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板和滑动箱一侧的一边外壁均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顶部另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进料口均与连接孔的尺寸相适配。

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板与滑动箱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翻板与滑动箱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箱一侧的另一边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壁。

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外壁套接有伞齿轮一,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伞齿轮二。

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伞齿轮一和伞齿轮二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均与伞齿轮一和伞齿轮二的尺寸相适配。

8、本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9、其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壳体、电机、活动杆、蜗杆、蜗轮、滑动箱和翻板,通过活动杆连接的蜗杆配合蜗轮带动螺杆旋转,带动滑动箱上升至壳体顶部,液压杆作用顶出翻板,u型架内的活动轴也随之旋转至合适角度,翻板内的物料通过翻板的进料口送入壳体内被混料处理,之后电机反向作用,搅拌叶反向旋转混料的同时滑动箱和翻板下降重新装料输送,代替人工驱动升降以及翻板的开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升降板升降与活动杆的旋转同步,不需要人工操作送料速度更快,提高了混料装置的混料效率;

10、其二: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滑动箱、搅拌叶和防护罩,通过两个滑动箱和翻板的配合可以一次性输送更多物料节省时间,搅拌叶不断正反转搅拌提高混料效果,防护罩对伞齿轮结构进行防护,提高了混料装置的实用性;

11、解决了升降板的升降通过手动旋转转柄和转杆实现,翻板的旋转倒入物料也需要通过工人操作,需要多个工人配合劳动强度仍比较大,且升降板的升降花费时间长影响上料速度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壳体(1)顶部和底部的另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顶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2),所述蜗杆(13)和蜗轮(12)均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螺杆(11)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箱(9),所述滑动箱(9)的顶端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安装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翻板(8),所述滑动箱(9)的底端外壁均安装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活塞杆的一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U型架(15),所述U型架(15)的内壁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翻板(8)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8)和滑动箱(9)一侧的一边外壁均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1)顶部另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进料口均与连接孔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8)与滑动箱(9)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翻板(8)与滑动箱(9)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另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箱(9)一侧的另一边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的一侧外壁套接有伞齿轮一(5),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搅拌叶(2),所述搅拌叶(2)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伞齿轮二(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齿轮一(5)和伞齿轮二(7)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均与伞齿轮一(5)和伞齿轮二(7)的尺寸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壳体(1)顶部和底部的另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顶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2),所述蜗杆(13)和蜗轮(12)均通过齿纹相啮合,所述螺杆(11)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箱(9),所述滑动箱(9)的顶端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一侧的两边外壁均安装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翻板(8),所述滑动箱(9)的底端外壁均安装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活塞杆的一端均通过螺钉连接有u型架(15),所述u型架(15)的内壁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翻板(8)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8)和滑动箱(9)一侧的一边外壁均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问月曹致宝
申请(专利权)人:曲沃县馥裕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