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170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涉及负压吸引器技术领域,解决了负压吸引管不耐高温,在进行加热消毒时容易出现结构性损坏,且容易因为弯曲而断裂的问题。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包括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包括外层管和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外层管和内层管的之间安装有第一低温内管和第二低温内管,所述第一低温内管贴合外层管的内壁,所述第二低温内管贴合内层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低温内管位于第二低温内管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负压吸引管的弹性和抗弯曲强度,使得负压吸引管不会因为弯曲而出现损坏,且可以保证在高温消毒时,负压吸引管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出现损坏或膨胀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压吸引器,具体为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


技术介绍

1、负压吸引器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效果的工具,负压吸引装置由调压器、集液瓶、软管等组成,集液瓶上有两个软管接口,一个接负压终端,一个接入工作腔体,当负压终端接通时,集液瓶内将产生空气负压,该负压将引导污物(如污血、痰等)从另一个软管流入集液瓶内;

2、负压吸引器在使用时需要对使用的软管进行及时更换,且更换后的软管需要进行清洗和高温消毒,负压吸引器使用的软管一般使用采用开水进行浸入式消毒杀菌,其余杀菌方式温度过高会导致软管出现损坏。

3、负压吸引管不耐高温,在进行加热消毒时容易出现结构性损坏,且容易因为弯曲而断裂;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负压吸引管不耐高温,在进行加热消毒时容易出现结构性损坏,且容易因为弯曲而断裂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包括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包括外层管和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外层管和内层管的之间安装有第一低温内管和第二低温内管,所述第一低温内管贴合外层管的内壁,所述第二低温内管贴合内层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低温内管位于第二低温内管的外侧。

3、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第一低温内管、相邻的两个第二低温内管之间安装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的截面为工字型。

4、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固圈之间连接有多个缓冲连接棒,所述加固圈与缓冲连接棒均为硅胶材质,加固圈与缓冲连接棒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

5、优选的,所述缓冲连接棒的半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低温内管、第二低温内管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低温内管、第二低温内管的厚度一致,所述缓冲连接棒别第一低温内管和第二低温内管加持在在中。

6、优选的,所述外层管的内表面和内层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t型环槽,所述加固圈的内、外边缘卡接在外层管、内层管上的t型环槽中。

7、优选的,所述外层管和内层管主要组成成分为导热胶、tpee、pet和辅助添加剂,导热胶、tpee、pet和辅助添加剂的比例为5比3比1.5比0.5,导热胶、tpee、pet进行加热融合制备熔融状原料,在导热胶、tpee、pet熔融后加入辅助添加剂。

8、优选的,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滑石粉、有机硫化物、亚磷酸酯类、增塑剂、抗氧剂、防腐剂和阻燃剂,所述括滑石粉、有机硫化物、亚磷酸酯类、增塑剂、抗氧剂、防腐剂和阻燃剂的比例均为1比1。

9、优选的,所述第一低温内管和第二低温内管的组成成分为pei、改性sebs、nbr和添加剂,pei、改性sebs、nbr和辅助剂的成本比例为6比3比0.5比0.5,所述辅助剂包括抗氧化剂、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化剂、增塑剂、阻燃剂比例均为1比1。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专利技术负压吸引管在进行高温消毒时,外层管、内层管接收温度时,可以将接收的温度向内进行快速传递,使得温度向内传递至第一低温内管、第二低温内管上,第一低温内管、第二低温内管接收温度后自身温度上升,而外层管、内层管的温度会保持不变,可以避免外层管、内层管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膨胀导致损坏;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加固圈和缓冲连接棒可以增加负压吸引管整体的结构强度,且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抗弯折能力,不会轻易的因为管道弯曲而出现损坏,利用加固圈对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保证负压吸引管在加热时外层管和内层管不会因为受热而与第一低温内管、第二低温内管出现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包括负压吸引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1)包括外层管(11)和内层管(12),所述外层管(11)与内层管(12)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外层管(11)和内层管(12)的之间安装有第一低温内管(13)和第二低温内管(14),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贴合外层管(11)的内壁,所述第二低温内管(14)贴合内层管(1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位于第二低温内管(1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低温内管(13)、相邻的两个第二低温内管(14)之间安装有加固圈(15),所述加固圈(15)的截面为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固圈(15)之间连接有多个缓冲连接棒(16),所述加固圈(15)与缓冲连接棒(16)均为硅胶材质,加固圈(15)与缓冲连接棒(16)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棒(16)的半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低温内管(13)、第二低温内管(14)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第二低温内管(14)的厚度一致,所述缓冲连接棒(16)别第一低温内管(13)和第二低温内管(14)加持在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11)的内表面和内层管(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T型环槽,所述加固圈(15)的内、外边缘卡接在外层管(11)、内层管(12)上的T型环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11)和内层管(12)主要组成成分为导热胶、TPEE、PET和辅助添加剂,导热胶、TPEE、PET和辅助添加剂的比例为5比3比1.5比0.5,导热胶、TPEE、PET进行加热融合制备熔融状原料,在导热胶、TPEE、PET熔融后加入辅助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添加剂包括滑石粉、有机硫化物、亚磷酸酯类、增塑剂、抗氧剂、防腐剂和阻燃剂,所述括滑石粉、有机硫化物、亚磷酸酯类、增塑剂、抗氧剂、防腐剂和阻燃剂的比例均为1比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和第二低温内管(14)的组成成分为PEI、改性SEBS、NBR和添加剂,PEI、改性SEBS、NBR和辅助剂的成本比例为6比3比0.5比0.5,所述辅助剂包括抗氧化剂、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化剂、增塑剂、阻燃剂比例均为1比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包括负压吸引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1)包括外层管(11)和内层管(12),所述外层管(11)与内层管(12)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外层管(11)和内层管(12)的之间安装有第一低温内管(13)和第二低温内管(14),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贴合外层管(11)的内壁,所述第二低温内管(14)贴合内层管(1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位于第二低温内管(14)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低温内管(13)、相邻的两个第二低温内管(14)之间安装有加固圈(15),所述加固圈(15)的截面为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固圈(15)之间连接有多个缓冲连接棒(16),所述加固圈(15)与缓冲连接棒(16)均为硅胶材质,加固圈(15)与缓冲连接棒(16)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使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棒(16)的半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低温内管(13)、第二低温内管(14)的厚度尺寸,所述第一低温内管(13)、第二低温内管(14)的厚度一致,所述缓冲连接棒(16)别第一低温内管(13)和第二低温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燕琴李解党寒张淑章成成余克思王守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赛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