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02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土壤异位修复的工艺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生态二次破坏及修复成本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1、测定待修复土壤的总量、石油烃含量及湿度;2、首先向待修复土壤的区域均匀喷洒表面活性剂溶液,喷洒后进行耙地;然后喷洒高铁酸钾溶液及络合剂溶液,耙地,土壤养护;3、向土壤中依次均匀喷洒过硫酸钠、过氧化尿素溶液,耙地,土壤养护;4、重复上述步骤2和步骤3,直至满足待修复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小于0.45%为止。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修复后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可以达到0.45wt%以下,二次污染小、生态环境破坏低、修复成本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在石油开采、原油储运与炼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原油遗撒或者泄露的现象,当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中并超过相关标准后,会引起土壤的石油烃污染,据相关资料显示,每生产1t石油约有2kg的石油类污染物将迁移至环境中,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提升,石油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的石油工业领域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土壤石油烃污染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油井约20万口,若钻采过程中发生原油遗撒或泄漏,平均每口油井的落地原油辐射半径可以达到20~40m,污染土壤面积可达200~500m2,同时由于雨水的冲刷还会使得石油烃造成的污染土壤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石油烃污染土壤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油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了我国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

2、土壤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三大类别,这三种修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两性表面活性剂;所述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为椰子油磷酸酯甜菜碱;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待修复土壤质量的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络合剂为多聚磷酸钠、柠檬酸的混合物;所述多聚磷酸钠、柠檬酸质量比为1:1;所述络合剂与高铁酸钾的质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两性表面活性剂;所述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为椰子油磷酸酯甜菜碱;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待修复土壤质量的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络合剂为多聚磷酸钠、柠檬酸的混合物;所述多聚磷酸钠、柠檬酸质量比为1:1;所述络合剂与高铁酸钾的质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过硫酸钠加入量占石油烃的比为0.5~1.25mmol/g,过氧化尿素加入量占石油烃的比为0.6~1.4mmo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低浓度石油烃污染表层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及步骤3中所述的耙地的深度等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峰郑凯元许成君吴越强王芳李岩田佩婷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