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架补纱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补充玻纤纱线团是玻纤行业经编织机编织工艺中移动补充纱团空位的行为,将玻璃纤维直接纱团当做原料补充方式,其特点是通过人工或机械装置将成团玻纤直接纱团移动空缺定位置,进行补纱操作。
2、现有方案多为人工补货:在玻纤纱线团仓库和生产线附近,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纱线团的数量和位置,发现空缺时及时补充,人工进行搬运补充,其中人力成本较高,且容易出错,停机等,其缺点是人力搬运繁重且频繁,玻纤纱团重量大上料高度过高,补充高位纱团可能需要双人才可操作,且工位多,现场管理混乱,易产生生产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部件(100)、Z轴部件(200)和补纱机电控箱(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电机单元包括连接在X轴机架(102)下端的X轴电机安装架(103),所述X轴电机安装架(103)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04),且第一伺服电机(1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105),所述第一减速机(10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同步轮(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传动部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X轴机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部件(100)、z轴部件(200)和补纱机电控箱(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电机单元包括连接在x轴机架(102)下端的x轴电机安装架(103),所述x轴电机安装架(103)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04),且第一伺服电机(10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105),所述第一减速机(10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同步轮(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传动部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x轴机架(102)下端的带座轴承,且两个带座轴承之间连接有同一根x轴传动轴(107),所述x轴传动轴(107)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一同步轮(106)对应的第二同步轮(108),且第一同步轮(106)和第二同步轮(108)之间通过同步带(109)连接,所述x轴传动轴(10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带座轴承的外侧并固定套接有齿轮(110),所述x轴轨道(101)上设置有与齿轮(110)连接的齿条(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电机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z轴机架(201)顶部下端的z轴电机安装架(202),所述z轴电机安装架(20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0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204),且第二减速机(204)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链轮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z轴机架(201)侧壁上的z轴升降链轮座(206),所述z轴升降链轮座(206)对应设置于z轴机架(201)侧壁的下端位置,且z轴升降链轮座(20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207),所述第二链轮(205)与第一链轮(207)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链轮(205)与第二链轮(207)之间通过链条(20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纱架的自动补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单元包括组合固定顶板(209)以及两个固定连接在组合固定顶板(209)两侧的组合固定侧板(210),且两个组合固定侧板(210)的下端连接有同一个组合固定底板,两个所述组合固定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强,薛钢,李小军,金鹏飞,朱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