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8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包括箱体、电池单体和第一支撑件。箱体具有容纳腔。多个电池单体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并与电池单体的侧面抵接。第一支撑件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第一支撑件能够在箱体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之间传力。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箱体受到的冲击力能够传递至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箱体之间的压力,并通过将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相邻电池单体之间,且与电池单体的侧面抵接,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箱体受到的冲击力直接转换为对电池单体的压力,从而改善电池单体发生形变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广泛应用于例如车辆等多种用电设备中,在部分用电设备工作过程中,往往伴随有移动或振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电池的结构强度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整体强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

4、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5、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相邻所述电池单体之间,并与所述电池单体的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传力。

6、如此,箱体受到的冲击力能够传递至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箱体之间的压力,并通过将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相邻电池单体之间,且与电池单体的侧面抵接,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箱体受到的冲击力直接转换为对电池单体的压力,从而改善电池单体发生形变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整体强度。

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肩部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8、第二支撑件能够在电池单体、第一支撑件和箱体之间传力。也就是说,箱体能够将受力通过第二支撑件传递至电池单体的肩部。电池单体的肩部的受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传递至箱体,或者转换为第一支撑件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也就是说,箱体受到冲击力后,能够通过第二支撑件将冲击力传递至电池单体的肩部,电池单体的肩部受到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转换为第一支撑件与箱体之间的压力以及第一支撑件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箱体受到的冲击力直接转换为对电池单体的压力,从而改善电池单体发生形变的问题。

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10、第二支撑件与电池单体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支撑件与箱体通过连接件连接。箱体能够将受力通过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传递至电池单体。

1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包括板件,所述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板件面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凹槽。

12、箱体能够将受力通过板件、连接件传递至第二支撑件,从而使箱体得到支撑。第二支撑件靠近极柱一侧受力时,受力能够通过连接件、板件传递至箱体,从而使得第二支撑件得到箱体的支撑。

1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14、箱体能够将受力通过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传递至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肩部的受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转换为第一支撑件与箱体之间的压力以及第一支撑件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再通过连接件与箱体之间传力,从而使得电池单体得到箱体的支撑。箱体一侧的受力,能够通过连接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传递至箱体的相对另一侧,箱体的另一侧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强度。

15、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能够用于容纳部分所述连接件。

16、通过在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形成有储胶槽,储胶槽能够用于储胶,也就是说用于容纳部分连接件,从而保障电池的性能。

17、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绝缘胶层。

18、绝缘胶层具有粘接固定的作用,以此提高被粘接部件在振动和移动场景下的连接稳定性。此外,绝缘胶层还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1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包括板件,所述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板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20、箱体能够将受力通过板件传递至第一支撑件,从而使箱体得到支撑。第一支撑件靠近极柱一侧受力时,受力能够通过连接件传递至箱体,从而使得第二支撑件得到箱体的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支撑件在箱体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之间传力。

2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板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

22、通过在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板件,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的结构强度。

2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箱体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电池单体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的一端,所述底盖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之间传力。

24、第一支撑件能够在上盖和底盖之间传力。底盖能够将受力通过第一支撑件传递至上盖,也就是说,上盖和底盖共同承受底盖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使得底盖受到的冲击力分配到了整个电池,改善了电池单体发生变形的情况。

25、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金属件,或者复合材料件,或者隔热件。

26、以使第一支撑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冲击力。第一支撑件除了支撑作用,还可以兼容隔热、吸收成组公差等功能。

2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28、如此,箱体受到的冲击力能够传递至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箱体之间的压力,并通过将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相邻电池单体之间,且与电池单体的侧面抵接,进而将冲击力转换为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箱体受到的冲击力直接转换为对电池单体的压力,从而改善电池单体发生形变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整体强度。

2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用电设备为车辆,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朝下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30、通过将电池单体的极柱朝下设置,有利于在电池单体的肩部与箱体的底部之间设置第二支撑件,能够用于平抑电池单体在振动环境下的振动幅度。电池单体的肩部的结构强度比电池单体的中部的结构强度大,由此,通过将第二支撑件设置于电池单体的肩部与箱体之间,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件将冲击受力传递到电池单体的肩部,减少对电池单体的中部的能量冲击,电池单体的肩部受到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转换为第一支撑件与箱体的顶部之间的压力以及第一支撑件与电池单体之间的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箱体的底部受到的冲击力直接转换为对电池单体的压力,从而改善电池单体发生形变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肩部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板件,所述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板件面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能够用于容纳部分所述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绝缘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板件,所述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板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板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电池单体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的一端,所述底盖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之间传力;和/或,所述第一支撑件为金属件,或者复合材料件,或者隔热件。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为车辆,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朝下设置在所述车辆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肩部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板件,所述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板件面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箱体之间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高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羽佳陈琰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