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及平台板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及平台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80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及平台板制造方法,所述模具包括:底台,以及围于底台的由后旁板、左旁板、前旁板、左封板、中封板、右封板构成的围框结构,以及设于底台上的内挡板,方法通过组装模具后装入钢筋笼和浇灌混凝土来制备平台板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制作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保障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效率,增加了模具的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台板预制构件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及平台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生产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的模具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模具重量重,生产效率低,成型效果差;一个项目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往往因为局部外形尺寸和出筋要求不同,而需要定制不同规格的模具,模具使用率低,拆卸和安装不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及平台板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不能重复利用、拆卸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包括底台(1)、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中封板(10)、右封板(12)、内挡板;所述底台(1)的主体呈矩形,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下部向左延伸形成延伸台;所述左旁板(4)围于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外并紧贴延伸台左侧边缘,所述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左旁板(4)的前侧边,且左旁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左旁板(4)的高度高于底台(1)主体,左旁板(4)的后侧具有开口,左旁板(4)开口内具有向左水平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1);所述后旁板(2)为l型,后旁板(2)的l型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右侧壁外,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后旁板(2)l型一边的前侧边,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后侧壁外,且后旁板的l型两边高度均高于底台(1)主体,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左侧边下部向左水平延伸形成高度降低的第二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2.1)穿过左旁板(4)后侧的开口并与左旁板(4)的第一延伸部(4.1)呈前后相对,且左旁板(4)还通过螺栓与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4.1)之间空间左端位置安装有左封板;

4、所述中封板(10)封住左旁板(4)与底台(1)主体左侧壁之间空隙的前端隙口,且中封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左旁板(4);所述右封板(12)封住后旁板(2)的l型一边与底台(1)主体右侧壁之间空隙的前端隙口,且右封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后旁板(2)的l型一边;

5、所述前旁板(6)固定于底台(1)主体前侧壁顶部,通过前旁板(6)封住由左旁板(4)、后旁板(2)的l型两边高于底台(1)主体的部分围成的空间的前侧口部;

6、所述内挡板呈u型,内挡板设于底台(1)主体上方,且内挡板位于由左旁板(4)、后旁板(2)的l型两边高于底台(1)主体的部分围成的空间内,内挡板的u型一边与左旁板(4)高于底台(1)主体的部分相对,内挡板的u型另一边与后旁板(2)l型一边高于底台(1)主体的部分相对,内挡板的u型底与后旁板(2)l型另一边高于底台(1)主体的部分相对,且内挡板还与后旁板(2)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左封板为预留出筋孔的出筋左封板,或者为没有出筋孔的不出筋左封板。

8、进一步的,位于左旁板(4)、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之间的底台(1)的延伸台上固定有堵块(24),堵块(24)的高度与底台(1)主体高度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内挡板的u型底顶面连接有若干桥接件,各个桥接件分别跨过内挡板、后旁板(2)l型另一边之间空隙后再固定连接于后旁板(2)l型另一边顶部,使内挡板与后旁板(2)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中封板(10)还通过若干加强筋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向前超出左旁板(4)部分的左侧壁。

11、进一步的,所述右封板(12)还通过若干加强筋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向前超出超过后旁板(2)l型一边部分的右侧壁。

12、一种基于上述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的平台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1、将底台(1)与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中封板(10)、右封板(12)、内挡板组装好,并根据需要在左旁板(4)、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之间的延伸台上固定堵块(24)或不设置堵块(24);

14、步骤2、在底台(1)主体上方由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围成的空间中绑扎预埋钢筋笼,并使钢筋笼深入至底台(1)主体右侧壁与后旁板(2)的l型一边之间空间、底台(1)后侧壁与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之间空间、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4.1)之间空间,当未设堵块(24)时使钢筋笼深入至底台(1)主体左侧壁与左旁板(4)之间空隙中,当设置堵块(24)时使钢筋笼落入堵块(24)上;

15、步骤3、向底台(1)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底台(1)、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左封板、中封板(10)、右封板(12)、内挡板,由此得到成型后的平台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为:

17、(1)本专利技术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的左封板、中封板、右封板和堵块可根据生产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外形尺寸和出筋要求替换及修改,其他部位模具通用,实现了只需替换部分模具可完成不同构件的生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8、(2)本专利技术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的左旁板、后旁板、内挡板和底台的组合,不仅满足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底部空腔结构的需求,而且满足此构件上翻混凝土的需求,解决了因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结构复杂而造成模具制作、使用困难的问题。

19、(3)本专利技术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的底台、后旁板、左旁板、前旁板、左封板、中封板、右封板、内挡板和堵块均可由激光切割加工的钢板拼装焊而成,保证了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中封板(10)、右封板(12)、内挡板;所述底台(1)的主体呈矩形,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下部向左延伸形成延伸台;所述左旁板(4)围于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外并紧贴延伸台左侧边缘,所述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左旁板(4)的前侧边,且左旁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左旁板(4)的高度高于底台(1)主体,左旁板(4)的后侧具有开口,左旁板(4)开口内具有向左水平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1);所述后旁板(2)为L型,后旁板(2)的L型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右侧壁外,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后旁板(2)L型一边的前侧边,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后侧壁外,且后旁板的L型两边高度均高于底台(1)主体,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左侧边下部向左水平延伸形成高度降低的第二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2.1)穿过左旁板(4)后侧的开口并与左旁板(4)的第一延伸部(4.1)呈前后相对,且左旁板(4)还通过螺栓与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4.1)之间空间左端位置安装有左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封板为预留出筋孔的出筋左封板,或者为没有出筋孔的不出筋左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左旁板(4)、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之间的底台(1)的延伸台上固定有堵块(24),堵块(24)的高度与底台(1)主体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的U型底顶面连接有若干桥接件,各个桥接件分别跨过内挡板、后旁板(2)L型另一边之间空隙后再固定连接于后旁板(2)L型另一边顶部,使内挡板与后旁板(2)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封板(10)还通过若干加强筋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向前超出左旁板(4)部分的左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封板(12)还通过若干加强筋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向前超出超过后旁板(2)L型一边部分的右侧壁。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的平台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预制梁式设备平台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后旁板(2)、左旁板(4)、前旁板(6)、中封板(10)、右封板(12)、内挡板;所述底台(1)的主体呈矩形,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下部向左延伸形成延伸台;所述左旁板(4)围于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外并紧贴延伸台左侧边缘,所述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左旁板(4)的前侧边,且左旁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台(1)主体的左侧壁,左旁板(4)的高度高于底台(1)主体,左旁板(4)的后侧具有开口,左旁板(4)开口内具有向左水平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1);所述后旁板(2)为l型,后旁板(2)的l型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右侧壁外,底台(1)主体的前侧壁向前超过后旁板(2)l型一边的前侧边,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围于底台(1)主体的后侧壁外,且后旁板的l型两边高度均高于底台(1)主体,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左侧边下部向左水平延伸形成高度降低的第二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2.1)穿过左旁板(4)后侧的开口并与左旁板(4)的第一延伸部(4.1)呈前后相对,且左旁板(4)还通过螺栓与后旁板(2)的l型另一边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2.1)、第二延伸部(4.1)之间空间左端位置安装有左封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束小云李昦韩嫣然周敏吴拥军王路遥胡啸黄梦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工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