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65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包括声测管主体,所述声测管主体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接头,顶端所述管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锁桩单元,所述声测管主体的外侧上下部设置有绑扎固定单元;所述锁桩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顶端所述管接头外侧的基座盘和顶部插接有木塞,所述木塞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辅管,所述安装辅管的左右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壁座,所述壁座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按压短板。本技术中,通过锁桩单元对声测管主体顶端封口,装配拆卸流程更加方便,密封效果也较好,不会出现封口容易松动的问题,同时利用绑扎固定单元与钻孔桩钢筋笼捆绑更加简易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


技术介绍

1、声测管是现在常用的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器,利用声测管可以检测出一根桩的质量好坏,声测管是灌注桩进行超声检测法时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通道。它是灌注桩超声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桩内的预埋方式及其在桩的横截面上的布置形式,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检测的桩应在设计时将声测管的布置和埋置方式标入图纸,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埋置的质量,管壁的厚度,以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基本上都是绑扎在钻孔桩钢筋笼上,但由于声测管的圆柱状,普通的钢丝捆绑会产生脱离移动问题,并且单人操作捆绑较为不便,同时声测管安装完成后,通常情况下声测管顶部会露出地面,漏出地面的部分需要进行封口处理,但现有的封口处理较为简易,容易产生松动问题,影响声测管的正常运作。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检测声测管单人操作捆绑较为不便,以及地面管口封口处理较为简易,容易产生松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包括声测管主体,所述声测管主体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接头,顶端所述管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锁桩单元,所述声测管主体的外侧上下部设置有绑扎固定单元;

3、所述锁桩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顶端所述管接头外侧的基座盘,所述管接头顶部插接有木塞,所述木塞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辅管,所述安装辅管的左右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壁座,所述壁座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按压短板,所述按压短板的向内一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辅管的上部外壁,所述按压短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勾抓板,利用勾抓板勾住基座盘底壁,实现木塞对管接头开口密封封口。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利用上端管接头连接的基座盘作为基础平面,随后将木塞插入上端管接头内,再将木塞装配上安装辅管不断的按压,直到勾抓板勾头部分脱离基座盘外侧,与其底部接触挂勾,挂钩时,按压短板连接的弹簧也会反弹,加强勾抓板的挂钩固定,即完成管接头连接木塞的固定步骤,卸下时,通过手动按动左右侧按压短板,挤压弹簧,左右侧的按压短板向内运动,带动其连接的勾抓板向外展开,勾抓板脱离基座盘底壁,再拔出木塞即可完成卸下流程。

5、进一步地,所述绑扎固定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声测管主体外壁上下部的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所述第一半环接套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延板,所述第一外延板的向内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半环接套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延板,所述第二外延板的向内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均与滑槽滑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中滑槽与滑柱的滑动连接关系,可进行快速的组合,便于装配,利于后续的捆绑作业。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环接套的向外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绑扎环。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绑扎环,使得连接完成的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可以与钻孔桩钢筋笼进行钢丝捆绑连接,从而保证声测管主体的使用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延板的一侧上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均与所述滑槽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外延板和滑柱的上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外延板上的第一螺纹孔,第二外延板和滑柱上的第二螺纹孔,再第一外延板和第二外延板组合后,通过螺栓依次插入固定,使得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完成连接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的内环直径尺寸与声测管主体的直径相等。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组合成一个外置圆环,其内环直径与声测管主体的直径相互契合,固定连接性更加紧密。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且所述防滑软垫与所述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内壁尺寸适配。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软垫保障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与声测管主体外壁接触不会相互磨损,组合后的紧密度更高。

15、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纹保障螺栓可以起到增加摩擦力增加螺栓的防滑性能。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基座盘和木塞上装配的安装辅管、壁座、按压短板、弹簧和勾抓板,首先利用基座盘作为基础平面,将木塞插入管接头内并按压,直到勾抓板勾头部分到达基座盘底部接触挂勾,完成管接头的木塞封口,卸下时,通过手动向内按动左右侧按压短板,挤压弹簧,带动其连接的勾抓板向外展开,勾抓板脱离基座盘底壁,再拔出木塞即可完成卸下流程,装配拆卸流程方便,密封效果也较好,不会出现封口容易松动的问题。

19、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半环接套、第二半环接套以及绑扎环,利用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上的滑槽与滑柱的滑动连接关系,对第一半环接套和第二半环接套进行快速组合装配,再利用其上的绑扎环与钻孔桩钢筋笼进行钢丝捆绑连接,从而保证声测管主体的使用稳定性,避免声测管在绑扎时存在容易移动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包括声测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测管主体(1)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接头(2),顶端所述管接头(2)的顶部设置有锁桩单元(3),所述声测管主体(1)的外侧上下部设置有绑扎固定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固定单元(4)包括安装于所述声测管主体(1)外壁上下部的第一半环接套(401)和第二半环接套(402),所述第一半环接套(401)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延板(403),所述第一外延板(403)的向内一侧均开设有滑槽(404),所述第二半环接套(402)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延板(406),所述第二外延板(406)的向内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407),所述滑柱(407)均与滑槽(40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接套(402)的向外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绑扎环(4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板(403)的一侧上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05),且所述第一螺纹孔(405)均与所述滑槽(404)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外延板(406)和滑柱(407)的上部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08),所述第一螺纹孔(405)和第二螺纹孔(408)均通过螺栓(40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接套(401)和第二半环接套(402)的内环直径尺寸与声测管主体(1)的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接套(401)和第二半环接套(402)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且所述防滑软垫与所述第一半环接套(401)和第二半环接套(402)内壁尺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09)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包括声测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测管主体(1)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管接头(2),顶端所述管接头(2)的顶部设置有锁桩单元(3),所述声测管主体(1)的外侧上下部设置有绑扎固定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固定单元(4)包括安装于所述声测管主体(1)外壁上下部的第一半环接套(401)和第二半环接套(402),所述第一半环接套(401)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延板(403),所述第一外延板(403)的向内一侧均开设有滑槽(404),所述第二半环接套(402)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延板(406),所述第二外延板(406)的向内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407),所述滑柱(407)均与滑槽(40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预埋检测声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环接套(402)的向外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绑扎环(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鹏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