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缓冲件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为了确保电池包的装配简便并提高其预紧力,电池包的设计必须经过精心优化。为此,必须确定合适的箱体尺寸,因为箱体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问题。如果箱体内预留较大的装配间隙,使得箱体尺寸远大于电池模组尺寸,将导致箱体无法提供足够的预紧力,并降低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从而占用更大的空间,降低其实用性。另一方面,如果箱体内预留较小的装配间隙,由于箱体和电芯属于刚性结构,会使装配与拆卸过程变得困难,同时降低整体效率。
2、现有的常见方法是通过将电池模组与箱体尺寸相当并在间隙空间内填充灌封胶来解决问题。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成本较高且难以确保填充进度的问题,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并存在品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更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池包的整体性能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电池模组在电池包内装配不便、预紧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缓冲件和电池包。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缓冲件,包括封装膜和缓冲防护材料;所述缓冲防护材料放置于所述封装膜内;所述封装膜的侧边设置有易撕结构,所述缓冲防护材料在所述易撕结构未开封前处于压缩状态。
3、优选地,所述封装膜的侧边形成有封装区域,所述易撕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所述第一引导带至少部分设置在封装区域内,所述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露
4、优选地,所述易撕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封装膜侧边的易撕口,所述易撕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带与所述第二引导带之间。
5、优选地,所述易撕口在所述封装膜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
6、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带和所述第二引导带的硬度大于所述封装膜的硬度。
7、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带与所述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为0.1-2mm。
8、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引导带的宽度。
9、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带和所述第二引导带为硬质胶带,所述硬质胶带粘贴在所述封装膜上。
10、优选地,所述硬质胶带通过亚克力胶或硅胶粘贴在所述封装膜上。
11、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电芯组件以及上文所述的电池缓冲件,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箱体的装配间隙通过所述电池缓冲件填充。
12、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体,多个所述电芯单体在所述箱体内平行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缓冲件和电池包,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缓冲件,适用于电池包内,通过易撕结构设置在电池缓冲件上,利用易撕结构能够对电池缓冲件进行开封,缓冲防护材料在开封过程中快速回弹和迅速恢复形变,电池缓冲件在电池包间隙内对电池起到支撑和吸收应力的作用,同时,当电池缓冲件收到外部施加的冲击或压力时,缓冲防护材料可以通过压缩和变形来缓解冲击力,降低冲击产生的峰值力和压力,通过电池缓冲件的设置有效地解决电池包内的电池组件的装配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易撕结构的存在,电池缓冲件能够很方便地进行开封与填充,而不再需要外部拓展工具进行开封,方便快捷,且能够使得整个开封过程顺滑而不容易撕歪,有效提高电池包的性能。
15、2.通过易撕结构设置有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能够使得易撕口更顺利平滑得撕开,而由于引导带为硬质胶带,撕开时更容易受到力的作用,在撕开易撕口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引导带在易撕口直接撕开,使得电池缓冲件内的缓冲防护材料快速的膨胀和变形,迅速达到支撑的效果。
16、3.通过多个易撕口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地将电池缓冲件进行开封。
17、4.通过限定第一引导带与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范围为0.1-2mm,能够保证第一引导带在撕开易撕口时能够平滑工整地撕开开口,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引导线之间间隙太大导致出现撕歪的情况,能够使得缓冲防护材料能够得到有效的填充与支撑。
18、5.通过第一引导带的宽度比第二引导带的宽度大的设置,使得第一引导带在封装区域的覆盖范围更大,除此之外,第一引导带与第二引导带的硬度大于封装膜的硬度,因此,当利用第一引导带撕开电池缓冲件时会更加轻松方便。
19、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电芯组件以及电池缓冲件,所述电池缓冲件与上文所述电池缓冲件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做赘述。
20、7.通过多个电芯单体平行设置在箱体内部,使得电芯组件的装配更加紧密,安装的过程也较为方便,当电芯组件安装完毕后,电池缓冲件放置在电芯组件与箱体的间隙内,通过引导线撕开易撕口开封后,电池缓冲件内的缓冲防护材料快速地回弹和变形,对电芯组件起到支撑和吸收应力的作用,有效地填充和支撑电池包内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有效地节省了成本,通过轻松的组装很好地保证了填充的效果,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预紧力,从而提高电池包的整体性能和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膜和缓冲防护材料;所述缓冲防护材料放置于所述封装膜内;所述封装膜的侧边设置有易撕结构,所述缓冲防护材料在所述易撕结构未开封前处于压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的侧边形成有封装区域,所述易撕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所述第一引导带至少部分设置在封装区域内,所述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露出所述封装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封装膜侧边的易撕口,所述易撕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带与所述第二引导带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口在所述封装膜上设置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带和所述第二引导带的硬度大于所述封装膜的硬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带与所述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为0.1-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带和所述第二引导带为硬质胶带,所述硬质胶带粘贴在所述封装膜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胶带通过亚克力胶或硅胶粘贴在所述封装膜上。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芯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池缓冲件,所述电芯组件装配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箱体的装配间隙通过所述电池缓冲件填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膜和缓冲防护材料;所述缓冲防护材料放置于所述封装膜内;所述封装膜的侧边设置有易撕结构,所述缓冲防护材料在所述易撕结构未开封前处于压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的侧边形成有封装区域,所述易撕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所述第一引导带至少部分设置在封装区域内,所述第一引导带和第二引导带之间的间隙露出所述封装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封装膜侧边的易撕口,所述易撕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带与所述第二引导带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口在所述封装膜上设置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加来,黎涛,王雅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