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布料,具体是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布料机一般设置在造楼机的顶部平台上,为了对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布料机的底部通过单点式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平台上。通过多力臂、多活动关节的方式,实现布料管的多点位运动。但是造楼机上方的空间往往为矩形空间,大部分的布料区域为矩形区域。因此布料管如果想要实现矩形区域的运动布料覆盖,则需要多个活动部件进行协同配合,其最少的运动部件为双部件,且运动控制为非线性运动控制,才能实现水平运动双向平移。
2、虽然搭设x-y运动平台使软管的运动轨迹控制为线性控制,但是在顶面搭设x-y轴运动平台,如果采用单支点的方式,则受到力臂长度影响,导致固定不稳定。双支点或者四支点则导致顶部的空间被占用,应用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包括布料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包括布料机架(1)、输送管(11)、支撑臂(12)、水平活动关节(13)、布料软管(15),其特征在于:位于末端的所述支撑臂(12)端部通过垂直活动关节(14)、连接架(141)活动连接有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所述布料软管(15)末端通过所述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水平运动,所述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由收纳模组和运动模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1)处设置有进口流量监控单元(7),所述布料软管(15)的开放端设置有出口流量监控单元(8),所述进口流量监控单元(7)、所述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包括布料机架(1)、输送管(11)、支撑臂(12)、水平活动关节(13)、布料软管(15),其特征在于:位于末端的所述支撑臂(12)端部通过垂直活动关节(14)、连接架(141)活动连接有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所述布料软管(15)末端通过所述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水平运动,所述收纳式双轴运动平台由收纳模组和运动模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1)处设置有进口流量监控单元(7),所述布料软管(15)的开放端设置有出口流量监控单元(8),所述进口流量监控单元(7)、所述出口流量监控单元(8)的检测数据通过外部计算机计算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软管收卷释放单元(9)对所述布料软管(15)进行收卷和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建造的布料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准龙,汪洋,李斯麟,夏振兴,赵仕中,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