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49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活动设有竖管和第一丝杆,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的底侧活动设有竖管,竖管的开口方向向下,竖管内滑动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周螺纹配合安装第一内螺纹管,第一内螺纹管的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内螺纹管的下端活动安装下支撑板。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将丝母改成内螺纹管,增大了内螺纹管的受力面积,因此,内螺纹管所受到的压力减小,尽可能避免内螺纹管因所受的压力过大而损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支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墙体的改造过程中例如在门口玄关处开洞,门洞移位,卫生间承重墙内开洞等,在改造进行开洞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墙体进行支撑,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害,传统的改造过程中往往缺少一些相关的设备和装置来进行支撑,导致墙体塌陷等情况发生,容易影响施工进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是一种固定于上下两墙体之间,对上下两墙体进行支撑以便对墙体进行改造的设备,现有的支撑装置大多是采用丝母和丝杆进行传动,由于丝母的长度较小,丝母的受力面积也就越小,在同样的压强作用下,丝母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容易对丝母造成损坏,因此,我们设计了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活动设有竖管和第一丝杆,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的底侧活动设有竖管,竖管的开口方向向下,竖管内滑动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周螺纹配合安装第一内螺纹管,第一内螺纹管的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内螺纹管的下端活动安装下支撑板。

4、如上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所述竖管的侧壁上开设两个透槽,两个透槽内滑动安装同一个滑杆,滑杆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滑杆与竖管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竖管的外周设有长度刻度线。

5、如上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所述滑杆上固定安装竖杆。

6、如上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第三丝杆,铰接轴的外周分别套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分别与滑杆的外周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丝杆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三丝杆的外周分别螺纹配合安装第二内螺纹管,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并能够与第二内螺纹管螺纹配合连接。

7、如上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所述上支撑板的上侧和下支撑板的下侧分别固定设有防滑纹。

8、如上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所述上支撑板的底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上圆柱块,上圆柱块上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方槽,竖管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一插块,第一插块能够插接配合安装在第一凹槽内;下支撑板的上侧固定安装下圆柱块,下圆柱块上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也为方槽,第一内螺纹管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插块,第二插块能够插接配合安装在第二凹槽内。

9、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将丝母改成内螺纹管,增大了内螺纹管的受力面积,因此,内螺纹管所受到的压力减小,尽可能避免内螺纹管因所受的压力过大而损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时,先将该支撑设备置于上下两墙体之间,使支撑板的下侧与下墙体的上侧抵靠接触配合,拧动竖管,竖管转动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由于第一丝杆与第一内螺纹管螺纹配合,第一内螺纹管固定在下支撑板上无法转动,所以转动竖管时,第一丝杆向上移动,第一丝杆向上移动带动竖管向上移动,直至上支撑板的上侧与上墙体的下侧抵靠接触配合,此时,停止转动竖管,该支撑装置即可牢固的支撑在上下两墙体之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包括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活动设有竖管(3)和第一丝杆(4),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1)的底侧活动设有竖管(3),竖管(3)的开口方向向下,竖管(3)内滑动设有第一丝杆(4),第一丝杆(4)的外周螺纹配合安装第一内螺纹管(8),第一内螺纹管(8)的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内螺纹管(8)的下端活动安装下支撑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3)的侧壁上开设两个透槽(20),两个透槽(20)内滑动安装同一个滑杆(21),滑杆(21)与第一丝杆(4)固定连接,滑杆(21)与竖管(3)之间通过弹簧(22)相连接,竖管(3)的外周设有长度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上固定安装竖杆(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第三丝杆(40),铰接轴的外周分别套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分别与滑杆(21)的外周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三丝杆(40)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三丝杆(40)的外周分别螺纹配合安装第二内螺纹管(41),滑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并能够与第二内螺纹管(41)螺纹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的上侧和下支撑板(2)的下侧分别固定设有防滑纹(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的底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上圆柱块(5),上圆柱块(5)上开设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为方槽,竖管(3)的上端固定安装第一插块(7),第一插块(7)能够插接配合安装在第一凹槽(6)内;下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安装下圆柱块(10),下圆柱块(10)上开设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也为方槽,第一内螺纹管(8)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插块(9),第二插块(9)能够插接配合安装在第二凹槽(1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包括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1)和下支撑板(2)之间活动设有竖管(3)和第一丝杆(4),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1)的底侧活动设有竖管(3),竖管(3)的开口方向向下,竖管(3)内滑动设有第一丝杆(4),第一丝杆(4)的外周螺纹配合安装第一内螺纹管(8),第一内螺纹管(8)的开口方向向上,第一内螺纹管(8)的下端活动安装下支撑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3)的侧壁上开设两个透槽(20),两个透槽(20)内滑动安装同一个滑杆(21),滑杆(21)与第一丝杆(4)固定连接,滑杆(21)与竖管(3)之间通过弹簧(22)相连接,竖管(3)的外周设有长度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上固定安装竖杆(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改造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第三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之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超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