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4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需患者进行穿戴操作,导致使用不便,以及长时间给整个腰部一定的压力,使得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呼吸不顺畅的的问题,通过设置刺点压迫结构,该刺点压迫结构为片状固定带或固定调节带,该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手段,达到使用方便,且不会给整个腰部持续的压力,防止出现呼吸不畅快的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采用微创的方式来诊治疾病,血管介入技术已成为众多疾病诊治以及治疗的首选方式。虽然患者通过桡动脉途径可完成一些介入诊治,但其存在着血管内径较小,易发生痉挛,操作难度大等局限性,因此,许多患者的诊治工作仍依赖股动脉途径来完成。同时许多手术中,需要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行容量治疗;

2、经股动静脉穿刺介入术后需卧床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穿刺点盐袋压迫6-8小时,时间久,易滑落,需医务人员不断的巡视查看压迫效果,耗费人力;盐袋的移位易导致皮下血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痛苦,同时,为确保盐袋的压迫效果,下肢活动严重受限,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

3、公开号为cn209048237u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股动静脉压迫装置,包括能穿戴于腰部的腰部连接带、设置于腰部连接带一侧的压迫气囊以及设置于腰部连接带一侧的压迫连接带,压迫连接带的一端与腰部连接带连接,压迫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能与腰部连接带可分离式连接固定的压迫连接体,压迫连接带的压迫连接体与腰部连接带固定连接时,利用压迫气囊能进行所需的压迫,压强气囊通过气囊连接机构与腰部连接带连接,腰部连接带穿戴于腰部时,能将压迫气囊置于任意所需压迫的位置。

4、但是该股动静脉压迫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5、(1)腰部连接带由于需要围绕腰部穿戴,还需要通过压迫连接体进一步固定,该种穿戴方式使得对于刚手术后的患者及其不友好,且拿取时也是不方便,易造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6、(2)由于需要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压迫,其腰部连接带需紧围在患者腰部,且该腰部连接为整片设计,其将施加给患者整个腰部收缩力,患者腰部长时间承受压力,易导致其呼吸不顺畅,影响使用舒适度。

7、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体内组织缝合速度,减轻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包括穿刺敷料结构和穿刺点压迫结构,穿刺敷料结构包括胶粘基带和设置在胶粘基带一侧的药物敷料层,胶粘基带用于将药物敷料层固定在穿刺点上,使药物敷料层内的药物作用在穿刺点上,利于穿刺点的愈合;压迫结构活动设置在穿刺敷料结构上,其可以对穿刺点进行充气压迫,同时可以确保压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穿刺点压迫结束后,直接取下压迫装置,穿刺敷料结构可以继续作为穿刺点敷料使用。

2、本技术的核心技术思路为:通过将穿刺敷料结构和穿刺点压迫结构活动连接,同时对穿刺点进行药敷和压迫,且该刺点压迫结构分为固定压力和可调压力,操作简单、使用舒适,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穿刺敷料结构和穿刺点压迫结构,穿刺敷料结构包括胶粘基带和设置在胶粘基带一侧的药物敷料层,胶粘基带另一侧与穿刺点压迫结构活动连接。

5、优选地,胶粘基带为三角结构,穿刺点压迫结构与胶粘基带相适配。

6、优选地,穿刺点压迫结构包括气囊和气囊固定带,气囊固定带与气囊连接。

7、优选地,气囊固定带为片状固定带,片状固定带可拆卸设置在胶粘基带的上表面,片状固定带一端与气囊连接。

8、优选地,气囊固定带为固定调节带,固定调节带包括设置在气囊两侧的调节带、调节件以及连接带,调节件一端与调节带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连接,调节带上还设置有若干调节孔。

9、优选地,调节件包括连接框和设置在连接框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与调节孔相适配,连接框一端与调节带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连接。

10、优选地,气囊上还连通有充气软管。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12、(1)本技术设计了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穿刺敷料结构和穿刺点压迫结构,可以在股动静脉穿刺手术后同时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和敷料使用,待压迫操作完成后,直接将其取下,剩余的穿刺敷料结构可以继续作为穿刺点敷料使用。

13、(2)本技术设计了三角气囊和与之相适配的气囊连接带,且三角气囊和连接带均与穿刺敷料结构连接,确保了压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穿刺敷料结构三角结构,可以更好的与穿刺部位贴合,增强其稳定性,同时使得患者体验感更佳。

14、(3)本技术设计了固定调节带,通过固定调节带可以同时对穿刺敷料结构和气囊进一步固定,同时可以调节气囊对穿刺点的压力,且固定调节带为带状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也不会造成不适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穿刺敷料结构(1)和穿刺点压迫结构(2),穿刺敷料结构(1)包括胶粘基带(101)和设置在胶粘基带一侧的药物敷料层(102),胶粘基带(101)另一侧与穿刺点压迫结构(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胶粘基带(101)为三角结构,穿刺点压迫结构(2)与胶粘基带(10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刺点压迫结构(2)包括气囊(201)和气囊固定带,气囊固定带与气囊(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固定带为片状固定带(202),片状固定带(202)可拆卸设置在胶粘基带(101)的上表面,片状固定带(202)一端与气囊(20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固定带为固定调节带(3),固定调节带(3)包括设置在气囊(201)两侧的调节带(301)、调节件(302)以及连接带(303),调节件(302)一端与调节带(30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303)连接,调节带(301)上还设置有若干调节孔(30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件(302)包括连接框(302-1)和设置在连接框(302-1)上的固定杆(302-2),固定杆(302-2)与调节孔(301-1)相适配,连接框(302-1)一端与调节带(30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带(3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201)上还连通有充气软管(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的穿刺敷料结构(1)和穿刺点压迫结构(2),穿刺敷料结构(1)包括胶粘基带(101)和设置在胶粘基带一侧的药物敷料层(102),胶粘基带(101)另一侧与穿刺点压迫结构(2)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胶粘基带(101)为三角结构,穿刺点压迫结构(2)与胶粘基带(10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刺点压迫结构(2)包括气囊(201)和气囊固定带,气囊固定带与气囊(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动静脉穿刺后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固定带为片状固定带(202),片状固定带(202)可拆卸设置在胶粘基带(101)的上表面,片状固定带(202)一端与气囊(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陶媛鲁雪梅王萌萌王曦竹马琳龚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