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厚膜加热,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加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领域,传统的金属基平板加热器的水道设计使用了复杂的鳍片结构,例如钢板加热器,需要在钢板的背面焊接带鳍片的水道,其结构复杂,机械加工的成本非常高昂,而且封装困难。
2、而将金属管直接作为水道并进行外围加热的设计虽然选材成本低廉,但需要多个加热管并联才能实现大功率(例如7000w以上),这就意味需要多个电路控制单元,并且每只加热管要单独制作加热膜,然后焊接成型,工艺成本依然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器存在的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加热器,结构简单,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加热效率。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加热器,包括:
4、基体,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丝印有加热膜,所述基体的内部形成有蛇形迂回通道;
5、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蛇形迂回通道的首端连通;
6、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与所述蛇形迂回通道的尾端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包括:
8、导流体,所述导流体内贯穿形成有多个相互平行且独立的水道;
9、第一密封盖板,所述第一密封盖板被设置在多个所述水道的第一端;
10、第二密封盖板,所述第二密封盖板被设置在多个所述水道的第二端;
11、其中,
12、所述水道的数量为奇数时,所述进水接口
13、所述水道的数量为偶数时,所述进水接口与第一个水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出水接口与最后一个水道的第一端连通;
14、所述第一密封盖板自第二个水道开始将每组两个相邻水道的第一端连通形成第一连通空间,所述第二密封盖板自第一个水道开始将每组两个相邻水道的第二端连通形成第二连通空间,所述第一连通空间、第二连通空间和多个所述水道连通形成为所述蛇形迂回通道。
15、进一步地,自第二个水道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的第一端内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盖板对应密封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一连通空间;自第一个水道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的第二端内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盖板对应密封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第二连通空间。
16、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水道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板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连通空间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盖板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连通空间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1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口和第一个水道同轴设置,所述出水接口和最后一个水道同轴设置;所述基体呈长方体形状,所述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多个所述水道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
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口的外径与所述基体的边缘持平,所述出水接口的外径与所述基体的边缘持平。
19、进一步地,所述水道的数量为3-10个;所述基体的厚度为12mm-36mm,所述水道的直径为10mm-30mm。
2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绝缘层、电阻层、导体层和覆盖层,所述绝缘层用于隔开所述基体和电阻层,所述电阻层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条状电阻,所述导体层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若干个中间电极,若干个所述中间电极与多个所述条状电阻电连接形成蛇形电连接回路,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与所述蛇形电连接回路的首端和尾端电连接,所述覆盖层用于覆盖保护;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连接端子与电源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基体螺纹连接固定。
21、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由金属一体机加工形成。
2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为多孔铝型材。
23、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加热器。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加热器,其结构简单巧妙,通过在基体内部设置蛇形迂回通道来使水流通过,使得水被加热的面积大大增加,加热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基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可以实现后道丝印加热膜,加热膜一次成型,而且仅需制作一个或者两个加热膜,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加热器,采用导流体和第一密封盖板、第二密封盖板组装的形式形成基体,在导流体内设置平行的水道,使得加工非常简单,而且水道直接在导流体内形成,只需保证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处的密封性,即可保证整个基体不会漏水,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加热器,设置第一密封盖板和第二密封盖板的形状尺寸等完全相同,减少了整个加热器的零件数量,使得制造成本更低,组装容错率更低。
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加热器,基体、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由金属一体机加工形成,金属优选为多孔铝型材,加工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并且设置进水接口和第一个水道同轴设置,出水接口和最后一个水道同轴设置,进水接口的最大外径与基体的边缘持平,出水接口的外径与基体的边缘持平,整个加热器的空间利用率高、占用面积小,后续的工艺和装配也很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自第二个水道(111)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111)的第一端内陷形成有第一凹槽(141),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对应密封所述第一凹槽(141)形成所述第一连通空间(14);自第一个水道(111)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111)的第二端内陷形成有第二凹槽(151),所述第二密封盖板(13)对应密封所述第二凹槽(151)形成所述第二连通空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道(111)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连通空间(1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盖板(13)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连通空间(15)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和第二密封盖板(13)的形状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和第一个水道(11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接口(3)和最后一个水道(111)同轴设置;所述基体(1)呈长方体形状,所述进水接口(2)、出水接口(3)和多个所述水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的外径与所述基体(1)的边缘持平,所述出水接口(3)的外径与所述基体(1)的边缘持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111)的数量为3-10个;所述基体(1)的厚度为12mm-36mm,所述水道(111)的直径为10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4)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绝缘层(41)、电阻层(42)、导体层(43)和覆盖层(44),所述绝缘层(41)用于隔开所述基体(1)和电阻层(42),所述电阻层(42)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条状电阻(421),所述导体层(43)包括正电极(431)、负电极(432)和若干个中间电极(433),若干个所述中间电极(433)与多个所述条状电阻(421)电连接形成蛇形电连接回路,所述正电极(431)和负电极(432)分别与所述蛇形电连接回路的首端和尾端电连接,所述覆盖层(44)用于覆盖保护;所述正电极(431)和负电极(432)通过连接端子与电源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基体(1)螺纹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进水接口(2)和出水接口(3)由金属一体机加工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多孔铝型材。
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自第二个水道(111)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111)的第一端内陷形成有第一凹槽(141),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对应密封所述第一凹槽(141)形成所述第一连通空间(14);自第一个水道(111)开始,每组两个相邻水道(111)的第二端内陷形成有第二凹槽(151),所述第二密封盖板(13)对应密封所述第二凹槽(151)形成所述第二连通空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道(111)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连通空间(1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盖板(13)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连通空间(15)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2)和第二密封盖板(13)的形状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和第一个水道(111)同轴设置,所述出水接口(3)和最后一个水道(111)同轴设置;所述基体(1)呈长方体形状,所述进水接口(2)、出水接口(3)和多个所述水道(111)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长方体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2)的外径与所述基体(1)的边缘持平,所述出水接口(3)的外径与所述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寅威,程迎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益莱赫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