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97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涉及叶片技术领域,包括轮毂、可拆卸地设于轮毂上的五个叶片、设在轮毂中心处的轴套、设在叶片上的扣盖,所述扣盖用于与所述叶片配合形成叶柄结构,所述叶柄结构上设有用于防呆的叶柄防呆结构、用于防松的叶柄防松配合齿、用于防缩水的叶柄防缩水结构。叶片和扣盖可采用多种装配方式,叶片和扣盖分体式,通过旋转式调节叶片角度,提高便捷性;或叶片和扣盖采用一体式,采用更换叶片和扣盖整体,调节叶片角度的精度更高;通过设置叶柄防呆结构,用于防呆及避免装配出错,角度调节不易出错及混淆,工艺及产品稳定性高,本技术具有普适性,能够通用,其中叶片易拆装,可单独替换,售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叶片,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当前市场中,出于扩大实际应用范围的需求,能够调整风叶角度的叶轮越来越多,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钣金折弯实现局部的角度调节,第一种大多通过钣金成型方式实现,方便后期的手动调整叶片上下高,但是一致性相对较差,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方便调整的同时也容易受力变形;

2、第二种是通过叶片与轮毂的装配实现叶片的角度调节。第二种方式一致性好,但是装配过程相对会复杂。第二种角度调节方式细化逻辑又分为两种,一是旋转模具角度调节结构的成型零件,达到旋转风叶产品角度的目的,第一种方案采用旋转方式的最大优势调节角度方便,劣势也是角度调节不准确,甚至是在成型生产过程中,旋转结构发生了变动,或者操作人员误触导致旋转,都会对最终产品产生影响。二是更换模具角度调节结构的成型零件,达到调节风叶产品角度的目的。第二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模具角度调节结构更换好后,不会动,也不会产生角度调节结构不准确的问题,劣势是模具零件会增加,生产过程更复杂。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叶片结构通常采用旋转式的角度调节方式,大多依靠手动旋转,且叶片调节角度的结构大多集中在叶柄位置,叶柄划分360度后,角度刻度会非常小,很难判断调节程度,精度有限,角度调节不准确;同一批次可能一致性较高,不同批次生产的同一角度很可能不一致。对于大直径风叶而言,安装角度差0.5度,叶片上下高经常会差3mm以上,对产品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存在角度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4、现有的叶片结构通常采用复杂的微调结构,容易出错且难识别控制,存在角度调节易出错及混淆,工艺及产品稳定性低,不具有普适性,无法通用;

5、当叶片结构的零部件出现问题或性能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时,需要更换风叶,甚至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当场售后,售后成本高昂;

6、此外,当现有的叶片结构采用调节结构与风叶一体化的设计时,灵活调整需要库存风叶,而大直径风叶大多为不规则外形,比较占体积,库存压力大;装配形式固定化,不能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角度调节结构与风叶一体化的设计少一个零件,装配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大批量生产时加工成本低,然而库存压力大;

7、另外,当现有的叶片结构采用角度调节结构与风叶分体式的设计时,只多一个零件库存压力小,然而大批量生产会增加流程,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通过在轮毂上可拆卸设置叶片,所述叶片与扣盖配合形成叶柄结构,可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叶片角度调节方式,叶片和扣盖可采用多种装配方式,叶片和扣盖分体式,通过旋转式调节叶片角度,提高便捷性;或叶片和扣盖采用一体式,采用更换叶片和扣盖整体,调节叶片角度的精度更高;通过设置叶柄防呆结构,用于防呆及避免装配出错,将流程失效点控制在批量模具生产端,不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不小心造成出错,进一步杜绝了角度调节出错的问题,角度调节不易出错及混淆,工艺及产品稳定性高;通过设置叶柄防松配合齿,能够配合扣盖用于调节大角度,还能防止配合齿过尖产生的磨损松动,进一步地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设置叶柄防缩水结构,用于避免该位置塑料过厚、壁厚突变导致的缩水;本技术具有普适性,能够通用,其中叶片易拆装,可单独替换,售后成本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包括轮毂、可拆卸地设于轮毂上的五个叶片、设在轮毂中心处的轴套、设在叶片上的扣盖,所述扣盖用于与所述叶片配合形成叶柄结构,所述叶柄结构上设有用于防呆的叶柄防呆结构、用于防松的叶柄防松配合齿、用于防缩水的叶柄防缩水结构。

4、作为优选,所述叶片和所述扣盖可拆卸设置。

5、作为优选,所述扣盖上设有配合齿,所述配合齿连接所述叶片。

6、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与所述扣盖一体成型。

7、作为优选,所述轮毂和轴套均为铝材质。

8、作为优选,所述轮毂包括上轮毂、设于上轮毂下方的下轮毂,所述上轮毂和所述下轮毂的中心位置处均设有轮毂中间孔。

9、作为优选,所述轴套与所述轮毂中间孔相适配。

10、作为优选,所述叶柄防呆结构的角度调解范围为0~±6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12、通过在轮毂上可拆卸设置叶片,所述叶片与扣盖配合形成叶柄结构,可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叶片角度调节方式,叶片和扣盖可采用多种装配方式,叶片和扣盖分体式,通过旋转式调节叶片角度,提高便捷性;或叶片和扣盖采用一体式,采用更换叶片和扣盖整体,调节叶片角度的精度更高;

13、通过设置叶柄防呆结构,用于防呆及避免装配出错,将流程失效点控制在批量模具生产端,不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不小心造成出错,进一步杜绝了角度调节出错的问题,角度调节不易出错及混淆,工艺及产品稳定性高;

14、通过设置叶柄防松配合齿,能够配合扣盖用于调节大角度,还能防止配合齿过尖产生的磨损松动,进一步地提高产品质量;

15、通过设置叶柄防缩水结构,用于避免该位置塑料过厚、壁厚突变导致的缩水;

16、本技术具有普适性,能够通用,其中叶片易拆装,可单独替换,售后成本低;

17、当扣盖与叶片采用分体式时,叶片为单一通用件,扣盖角度不同,物料需要区分,单独储备,然而扣盖体积小,原料省,不会有库存及资金压力;

18、当扣盖与叶片为一体化产品时,主要用于应对大订单,常规只做少量库存角度调节精确,使用角度调节模具成型结构替换式的方案,进一步地提高了叶片角度调节精度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2)、可拆卸地设于轮毂(2)上的五个叶片(1)、设在轮毂(2)中心处的轴套(3)、设在叶片(1)上的扣盖(4),所述扣盖(4)用于与所述叶片(1)配合形成叶柄结构(11),所述叶柄结构(11)上设有用于防呆的叶柄防呆结构(12)、用于防松的叶柄防松配合齿(13)、用于防缩水的叶柄防缩水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和所述扣盖(4)可拆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4)上设有配合齿(41),所述配合齿(41)连接所述叶片(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与所述扣盖(4)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和轴套(3)均为铝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包括上轮毂(21)、设于上轮毂(21)下方的下轮毂,所述上轮毂(21)和所述下轮毂的中心位置处均设有轮毂中间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3)与所述轮毂中间孔(23)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柄防呆结构(12)的角度调解范围为0~±6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2)、可拆卸地设于轮毂(2)上的五个叶片(1)、设在轮毂(2)中心处的轴套(3)、设在叶片(1)上的扣盖(4),所述扣盖(4)用于与所述叶片(1)配合形成叶柄结构(11),所述叶柄结构(11)上设有用于防呆的叶柄防呆结构(12)、用于防松的叶柄防松配合齿(13)、用于防缩水的叶柄防缩水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和所述扣盖(4)可拆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4)上设有配合齿(41),所述配合齿(41)连接所述叶片(1)。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程刘伟张职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