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9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方法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系统,其可以通过基于生命周期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系统范围,通过将各种清洁电力系统和相关的排放源进行排放源统计,通过明确系统边界和识别排放源进行范围确定;收集数据,收集相关数据,将各种能源的发电量、运行时间、燃料消耗数据、排放检测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进行收集;对碳排放因子进行确定,参考标准和规范,在确认碳排放因子时,配合对比分析进行不同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之间的差异,随后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方法附属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和生活变化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寻找清洁能源的替代方案,清洁能源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无污染和低排放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现有的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大多为具体清洁能源的具体管理办法,通过其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进行碳排放计算;现有的碳排放计算方式根据其具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在考虑清洁能源类型、功率、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等因素进行碳排放计算;现有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在使用中发现,其忽略了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现有的计算方法往往只关注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而忽略了清洁能源发电中的制造、运输、安装、运行和维护等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因此导致计算方法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基于生命周期变化的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边界包括进行能源接入,充分考虑能源接入时的碳排放,通过对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和碳氧化率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源接入时的碳排放量,能源输出,充分考虑能源输出端的谈判发,通过对电力、热量和蒸汽能源输出进行碳含量和碳氧化率进行计算,接入辅助设施对清洁电力系统整体进行碳排放计算和数据收集,废弃物处理,对清洁能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碳排放数据收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规模清洁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边界包括进行能源接入,充分考虑能源接入时的碳排放,通过对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和碳氧化率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源接入时的碳排放量,能源输出,充分考虑能源输出端的谈判发,通过对电力、热量和蒸汽能源输出进行碳含量和碳氧化率进行计算,接入辅助设施对清洁电力系统整体进行碳排放计算和数据收集,废弃物处理,对清洁能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碳排放数据收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命周期确定还包括通过对原材料获取阶段进行把我,使其对原材料获取阶段的运输和加工环节的碳排放进行整体记录,对发电技术实施阶段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把握,对不同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处的实施方式、设备和工艺进行制造、安装和调试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收集,对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阶段进行持续收集,通过设备辅助对清洁能源电力中,对燃料消耗和电力资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设备损耗、更换零件和部件维修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收集,对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退役和回收阶段进行持续收集,对和水泵进行拆除和处理中,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数据收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规模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公式还包括通过测量和估计能源使用量和二氧化碳含量来确定碳排放量,在对不同具体的清洁能源进行碳排放计算时,包括电力和热能的碳排放计算公式,通过测量能源输入端和能源的碳含量,利用公式e=pxc,其中e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p代表能源消耗量,c代表每个单位能源的碳含量,计算碳含量,对燃料燃烧的碳排放进行计算,通过测量燃料的消耗量和燃料的碳含量,利用公式e=vxcxg,其中e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v代表燃料消耗量,c代表每个单位燃料的碳含量,g代表燃料的碳氧化率,计算碳排放量,对工业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计算,通过测量原材料消耗量和原材料的碳含量,以及对应产品的产品数量,利用公式e=pxcxg,其中e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p代表产品产量,c代表每个单位原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卓然韩震焘王占营李剑峰窦文雷李雍睿王喆胡旌伟杨博汪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