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94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卫浴产品技术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加热杆处的毛巾承载压力;建立单位区间,并根据单位区间获取的毛巾承载压力确定差值承载压力;于差值承载压力大于使用基值压力时输出使用信号,并于使用信号输出且差值承载压力持续固定时长小于使用基值压力时输出可行作业信号;于可行作业信号输出后获取边缘接触位置,并控制夹持组件对毛巾进行夹持固定,且控制加热杆向下移动进行加热作业。本申请具有进一步提高智能毛巾架的整体智能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卫浴产品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智能毛巾架也称电热毛巾架,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毛巾架以及电热设备的新型产品。因浴室环境封闭潮湿,毛巾挂在浴室里长期不干,很容易滋生细菌,定期的毛巾烘干消毒成为一种需要,智能又方便的电热毛巾架应运而生。

2、相关技术中,智能毛巾架在使用时,确定加热杆上是否有毛巾,并于存在毛巾时通过安装于加热杆上的湿度传感器获取对应的湿度,当湿度较大时可控制加热杆进行加热作业以对毛巾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减少毛巾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而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用户对毛巾进行使用时,可能存在擦手擦脸等情况,此时对于毛巾的使用并不是全部使用,毛巾仅有局部处于被打湿的情况,而此时加热杆附近的毛巾可能并没有被打湿,处于加热杆上的湿度传感器无法获取具体湿度情况,因此不会控制加热杆进行作业,从而使得智能毛巾架的整体智能效果依旧较差,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毛巾架的整体智能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包括:

4、获取加热杆处的毛巾承载压力;

5、于预设的时间轴上建立后端点为当前时间点、宽度为预设的单位时长的单位区间,并根据单位区间前后端点所获取的毛巾承载压力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承载压力;

6、于差值承载压力大于预设的使用基值压力时输出使用信号,并于使用信号输出且差值承载压力持续预设的固定时长小于使用基值压力时输出可行作业信号;

7、于可行作业信号输出后获取毛巾与加热杆的边缘接触位置,并控制预设的夹持组件移动至边缘接触位置对毛巾进行夹持固定,且于毛巾夹持固定后控制加热杆向下移动并以预设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作业;

8、于加热杆向下移动时获取检测湿度值以及预设于加热杆两侧的接触点的接触状态;

9、判断检测湿度值是否小于预设的基准处理值;

10、若检测湿度值小于基准处理值,则控制加热杆向下移动预设的固定距离以重新判断检测湿度值,直至两个接触点的接触状态均与预设的空放状态一致时控制加热杆上升至预设的初始位置;

11、若检测湿度值不小于基准处理值,则控制加热杆维持原状态,直至检测湿度值小于基准处理值。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对毛巾进行使用后,可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确定,此时可控制加热杆移动以对毛巾各区域进行加热烘干处理,以减少毛巾被使用而加热杆不触发加热指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智能毛巾架的整体智能效果。

13、可选的,还包括加热功率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

14、于可行作业信号输出后控制预设于加热杆底部的测距组件沿预设的转动路径转动以获取视线偏移角度以及障碍间隔距离;

15、于障碍间隔距离小于预设的合理上限距离时根据视线偏移角度以及障碍间隔距离进行计算以确定高度偏差距离;

16、根据预设的排序规则以确定数值最大的高度偏差距离,并将该高度偏差距离定义为许可移动距离;

17、将使用信号输出时对应的单位区间的前端点的毛巾承载压力定义为干燥毛巾压力,并将可行作业信号时对应的单位区间的后端点的毛巾承载压力定义为湿润毛巾压力;

18、根据湿润毛巾压力以及干燥毛巾压力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水分添加压力;

19、根据预设的宽度匹配关系以确定水分添加压力相对应的水分分布宽度,并根据水分分布宽度以及许可移动距离进行计算以确定加热准备距离;

20、根据预设的功率匹配关系以确定湿润毛巾压力以及加热准备距离相对应的加热功率。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增加的水分情况确定理论上水分所处的最高位置,以确定较为合适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杆遇到潮湿位置时能达到对应的烘干温度,提高整体加热烘干效果。

22、可选的,于水分添加压力确定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23、于使用信号输出后获取预设的下放点的下放覆盖状态,其中下放点处于加热杆下圆弧表面上两个接触点之间;

24、于可行作业信号输出前下放覆盖状态与预设的贴合状态一致的时长进行记录以确定下放使用时长;

25、于使用信号输出后、可行作业信号输出前进行计时以确定整体判定时长,并根据整体判定时长以及固定时长进行计算以确定整体使用时长;

26、根据下放使用时长以及整体使用时长进行计算以确定前后使用占比;

27、根据预设的补偿匹配关系以确定前后使用占比相对应的压力补偿值,并根据压力补偿值以修正更新水分添加压力。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下放点的覆盖情况以确定毛巾前后两面的具体使用情况,从而确定较为准确的水分添加压力以用于确定水分分布宽度。

29、可选的,于加热杆向下移动时,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30、实时获取向下移动距离;

31、于检测湿度值不小于基准处理值时将向下移动距离定义为起始作业距离;

32、根据起始作业距离以及加热准备距离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偏差处理距离;

33、根据预设的需求匹配关系以确定偏差处理距离以及水分添加压力相对应的需求处理功率,并控制加热杆以需求处理功率进行作业。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热杆的作业功率,以使得毛巾整体加热效果较佳。

35、可选的,于夹持组件对毛巾进行夹持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36、根据两个边缘接触位置确定边缘相隔距离;

37、判断边缘相隔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毛巾宽度;

38、若边缘相隔距离不小于毛巾宽度,则控制加热杆向下移动;

39、若边缘相隔距离小于毛巾宽度,则控制两个夹持组件沿加热杆长度方向背向移动且获取受限拉力;

40、于受限拉力大于预设的损坏拉力时控制夹持组件停止移动,并于两个夹持组件均停止移动后获取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组件相隔距离;

41、根据组件相隔距离以及毛巾宽度进行计算以确定毛巾重叠占比;

42、根据预设的调整匹配关系以确定毛巾重叠占比相对应的调整功率,并根据调整功率以修正加热功率,且于加热功率修正后控制加热杆向下移动。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毛巾是否存在折叠的情况进行确定,当存在折叠时针对可展开的毛巾进行展开处理,以便于对毛巾进行加热烘干处理。

44、可选的,控制两个夹持组件沿加热杆长度方向背向移动的步骤包括:

45、获取夹持组件与加热杆相对应的端点之间的可移动距离;

46、判断可移动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合理距离;

47、若可移动距离不小于合理距离,则控制夹持组件正常背向移动;

48、若可移动距离小于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功率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水分添加压力确定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加热杆向下移动时,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夹持组件对毛巾进行夹持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两个夹持组件沿加热杆长度方向背向移动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毛巾重叠占比确定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8.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功率的确定步骤,该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水分添加压力确定后,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加热杆向下移动时,智能毛巾架控制方法还包括: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多沐斯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