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79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与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制氢中底物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中的酶解池包括喷淋管、石英填料和承托板,秸秆底物和石英填料铺放在承托板上,酶解池的上部设置有喷淋管,厌氧产氢罐设置在电动伸缩杆和支撑件的承托盘上,厌氧产氢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厌氧产氢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气体收集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将底物糖化与厌氧发酵产氢两个过程分开,酶解池孔板上布有石英填料,使酶制剂与固体物充分接触反应,并将底物进行初步分解,提高底物利用率,提高秸秆底物的产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能源,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研究热点。氢气作为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可再生替代燃料,它燃烧后只生成水,没有其它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电能。

2、从资源利用及能源紧缺的多重角度分析,利用各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秸秆类生物质)进行生物制氢是近几年的一大研究热点。

3、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多种制氢方法中,生物制氢具有环境友好、底物范围广和工艺简单,能够产生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气能源等多重优越性。与光合发酵制氢相比,暗发酵制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1)具有较高的产氢速率,为光合产氢速率的100倍;(2)不需要光源,对原料的透明度没有要求;(3)可以实现昼夜持续稳定产氢,且反应器设计、操作及运行管理简便。但是,现有生物制氢反应器存在预处理要求高、启动缓慢、运行不稳定、产气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包括储存罐(1)、酶解池(4)、底座(16)、厌氧产氢罐(11)和气体收集装置(19),储存罐(1)内装有酶制剂;酶解池(4)包括喷淋管(5)、石英填料和承托板(7),酶解池(4)的顶部敞口,酶解池(4)的底部开有酶解液出口,承托板(7)设置在酶解池(4)的下部,秸秆底物(6)和石英填料铺放在承托板(7)上,承托板(7)上开有多个通孔,在酶解池(4)的上部设置有喷淋管(5),储存罐(1)的出液口经第一连接管(3)与喷淋管(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包括储存罐(1)、酶解池(4)、底座(16)、厌氧产氢罐(11)和气体收集装置(19),储存罐(1)内装有酶制剂;酶解池(4)包括喷淋管(5)、石英填料和承托板(7),酶解池(4)的顶部敞口,酶解池(4)的底部开有酶解液出口,承托板(7)设置在酶解池(4)的下部,秸秆底物(6)和石英填料铺放在承托板(7)上,承托板(7)上开有多个通孔,在酶解池(4)的上部设置有喷淋管(5),储存罐(1)的出液口经第一连接管(3)与喷淋管(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存罐(1)中设置有搅拌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连接管(8)设置有阀门和蠕动泵(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类生物质酶解-发酵生物分相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厌氧产氢罐(11)的底部开有排料口(24)。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南琪丁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绿氢生物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