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72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流排水管,包括排水管与排污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污管并列水平分布,排水管与排污管之间设置有V形连通管,V形连通管中部向上凸起;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井,排水管位于排水井底部上方,排水管与排水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倾斜向下与排水井下部连接;本技术可以实现对雨水进行排水,并对雨水内夹杂的污物杂质进行多级过滤,避免在较大程度上杂质对过滤板进行堵塞,设置有V形连通管可以在雨水水压过大排流不及时向排污管内进行泄流应急,并避免排污管内的污水进入排水管内,设置有泄流管可以将排水井内的悬浮物排至污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污分流排水,特别涉及一种分流排水管


技术介绍

1、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或者家庭排水设置可以对雨水进而收集二次利用进行浇菜等用途,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但是雨水可能会混杂着垃圾如塑料袋等直接进入河流,也一样会对河流造成污染,而一般的过滤设备大多是通过滤网进行过滤,而雨水带来的垃圾以固体垃圾为主,极易造成滤网的堵塞,不利于排污的正常进行,

2、目前大多数的雨污分流大多采取两个管道分别收集雨水与污水,全程没有任何交集,可以很好的对雨水污水进行分流处理,但是在雨水收集时往往雨水中会夹杂一些杂物等,传统的雨水收集管道无法对其进行清理,会跟随雨水进行排水管道;且遇到较大的雨水时,排雨水管道会出现超负荷运转,造成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或者雨水管道后端遇到事故造成排水不畅或者坍塌等事故时,没有应急管道进行排水,机动性能较差。

3、例如专利号公开号为cn 212534397 u的一种雨污分流的双层排水管渠,记载了“包括排水管渠,所述排水管渠内拆卸安装有分隔板,所述排水管渠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分隔板相互配合的连接槽,所述分隔板与排水管渠之间设有固定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水管渠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本技术中雨污分流的双层排水管渠由排水管渠和安装在排水管渠内部的分隔板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经济适用性较好,适合推广使用。”上述雨污排水管仅仅可以分别进行雨水污水进行排污,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大量过滤,且当遇到雨水较大时或者排雨水管道后端出现事故例如堵塞或者维修、坍塌等情况时,无法进行应急处理。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对雨水污水进行分流,且可以当雨水较大无法及时排出时通过污水管道进行应急排水,并对雨水中大量的污物杂质进行过滤的一种分流排水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流排水管。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流排水管,包括排水管与排污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污管并列水平分布,排水管与排污管之间设置有v形连通管,v形连通管中部向上凸起;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井,排水管位于排水井底部上方,排水管与排水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倾斜向下与排水井下部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v形连通管与排水管连接端位于v形连通管与排污管连接端的前方。

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井上端口设置有井盖,排水井上部内设置有挡条,挡条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板。

5、进一步的,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排水通孔一。

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上均匀开设有排水通孔二,过滤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处的过滤板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箱,排水箱上部为斜面结构,排水箱下部侧面均匀开设有排水通孔三,排水箱底部贯通。

7、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上连接有泄流管,泄流管倾斜向上与排水井上部连通。

8、本技术使用时,排污管、排水管内的水流从前向后流动,雨水通过排水井流入其底部,雨水在井盖处将其夹杂的较大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再经过过滤板进而二次过滤即过滤较小的杂物,过滤后的杂物遗留至排水井上部;为了防止杂物过多全部积留至过滤板底部影响雨水向下排出,在过滤板中部设置有排水箱,当杂物积留在排水板上时,雨水通过排水箱侧面的排水通孔三进行排水,即实现对雨水的二次过滤又保证了雨水的顺利排出;当排水井内的雨水高度高于排水管的高度时,排水井内的雨水通过排水口近入进水管流入排水管内,由于排水口位于排水井底部上方,因此在雨水夹杂的细小的污泥或者质量较重的杂物沉积在排水井的底部,避免其大量随水流进入排水管内,可以方便后期对其进行清理。

9、排水井内的雨水必须高于排水管的高度才能实现雨水进入排水管内,同时排水口又位于雨水水面高度之下,因此可以避免排水井内雨水水面的悬浮物杂物大量的进入排水管。排水管内的雨水水压超负荷运转,即高压运作时,或者排水管后端堵塞等突发情况发生时,受水压水流的作用下,排水管内的水流通过v形连通管进入排污管,受水流的冲击作用,将v形连通管内的密封板进行顶开,水流进入排污管内,进行应急泄流。当排水管内的水压减小时,密封板不受水流的冲击,受自身重力的影响对挡圈进行闭合,同时如果排污管内的水压过大,为了避免其污水进入排水管,密封板的闭合作用,可以避免污水进入排水管内。

10、当排水井内的雨水水面高度高于条形泄流槽底部时,水面上的漂浮物随着水流进入泄流箱内,条形泄流槽横向开口尺寸小于泄流箱横向开口,即条形泄流槽的开口面积小于泄流管的内开口面积,保证当水面高度高于条形泄流漕中部或者上部时,水面上部的水流依然能进入泄流箱内;流入至排污管。悬浮物进入泄流管内时,单向阀向排污管打开,悬浮物随着水流进入排污管内。泄流管的齿轮要远小于排水管与排污管直径。

11、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实现对雨水进行排水,并对雨水内夹杂的污物杂质进行多级过滤,避免在较大程度上杂质对过滤板进行堵塞,设置有v形连通管可以在雨水水压过大排流不及时向排污管内进行泄流应急,并避免排污管内的污水进入排水管内,设置有泄流管可以将排水井内的悬浮物排至污水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排水管,包括排水管与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排污管并列水平分布,排水管与排污管之间设置有V形连通管,V形连通管中部向上凸起;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井,排水管位于排水井底部上方,排水管与排水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倾斜向下与排水井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连通管与排水管连接端位于V形连通管与排污管连接端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上端口设置有井盖,排水井上部内设置有挡条,挡条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排水通孔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上均匀开设有排水通孔二,过滤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处的过滤板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箱,排水箱上部为斜面结构,排水箱下部侧面均匀开设有排水通孔三,排水箱底部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连接有泄流管,泄流管倾斜向上与排水井上部连通。

<p>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管上端固定设置有泄流箱,泄流管与泄流箱下部连接,泄流箱右侧与排水井连接,泄流箱侧面开设有条形泄流槽,泄流箱位于条形泄流槽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管与V形连通管在靠近排污管一端均开设有一个单向自闭阀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自闭阀包括有挡圈,挡圈与V形连通管内侧面固定连接,挡圈左侧面开设有从右上至左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排水管,包括排水管与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排污管并列水平分布,排水管与排污管之间设置有v形连通管,v形连通管中部向上凸起;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井,排水管位于排水井底部上方,排水管与排水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倾斜向下与排水井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连通管与排水管连接端位于v形连通管与排污管连接端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上端口设置有井盖,排水井上部内设置有挡条,挡条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排水通孔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分流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上均匀开设有排水通孔二,过滤板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雨樊振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载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