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65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拱架,拱架上覆盖有覆盖膜,覆盖膜的上方设置有保温被;大棚内腔内设置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风管,鼓风管中设置有鼓风电机,所述送风管道内腔中靠近鼓风机一端设置有调节温度的加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鼓风机驱动鼓风扇叶旋转向大棚内输出空气或者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从而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在对大棚内腔输送空气的同时,同步驱动扫风装置移动,使得输入的空气能够混合至大棚内更远驱动,促进空气流动,使得内部空气温度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1、羊肚菌(学名:morchellaesculenta(l.)pers.)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羊肚菌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被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近几年,伴随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羊肚菌的种植,因技术条件的受限,在栽培上主要还是依靠自然气候为主。羊肚菌的出菇温度范围较窄,且对温度异常敏感,羊肚菌的现有方式种植大棚又沿用蔬菜大棚或者其他食用菌品种的种植大棚,每年因气候变化异常导致羊肚菌减产甚至大面积不出菇的现象非常之多,给菇农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2、羊肚菌的种植成本相对其他食用菌非常之高,失败风险较大,现有的大棚不能满足羊肚菌的生长条件是羊肚菌种植失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方面,自然条件下,羊肚菌的种植主要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一年中,基本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符合羊肚菌自然生长的温湿度范围,且利用自然条件,容易因为极端天气的出现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南方的大雪、南北方春季突然升温达到20℃超过,持续时间3天以上等因素,普通大棚根本无法防御以上自然温度变化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满足以上需求的羊肚菌智能大棚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拱架,所述拱架为向上凸出的弧形桁架结构,所述拱架上覆盖有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的上方设置有保温被,所述保温被收卷在芯轴上,所述芯轴的端部连接有电动卷膜器,所述电动卷膜器用于驱动芯轴旋转将保温被覆盖在拱架上或者收卷至拱架顶部,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覆盖膜与地面围合为大棚内腔;所述大棚内腔内设置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中设置有鼓风电机,所述鼓风管远离送风管道一端为与外部连通的敞口结构,所述鼓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扇叶,所述鼓风扇叶旋转向送风管道中输出空气,所述送风管道位于大棚内腔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布置,且所述送风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朝向大棚内腔的中部区域,所述送风管道内腔中靠近鼓风机一端设置有调节温度的加热管。

4、进一步的,所述大棚内腔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鼓风管内设置有控制鼓风管通断的第一闸阀,所述第一闸阀位于鼓风电机的远离进风管道一侧,所述鼓风管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腔与鼓风管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中设置有控制进气管通断的第二闸阀。

6、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道上端固定连接有沿送风管道布置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固定连接有扫风装置,所述送风管道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链轮,位于送风管道的两端的链轮上配合连接有围绕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链条的链节铰接销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向外凸出的驱动轴,所述链条与鼓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扫风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鼓风电机驱动链条移动使得驱动轴驱动扫风装置沿导轨来回往复移动将送风管道送出的空气吹扫至大棚内部区域。

7、进一步的,所述扫风装置包括有扫风筒,所述扫风筒内安装有扫风电机,所述扫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扫风叶片。

8、进一步的,所述扫风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中开设有上下布置的长条槽,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延伸至长条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鼓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鼓风筒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延伸至鼓风筒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鼓风筒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靠近第三锥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形成齿轮传动;所述第二转轴的远离第三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其中链轮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通过啮合形成齿轮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包括有上连接板、侧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固定在扫风筒的底部,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边沿抵接在导轨上表面,所述侧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板的两侧,所述下连接板固定在侧连接板的下方且位于导轨的下方,所述侧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边沿抵接在导轨的侧端面上。

11、进一步的,所述覆盖膜为高透po膜。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太阳能板。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大棚顶部设置覆盖膜,覆盖膜上设置保温被,通过电动卷膜器对覆盖膜进行铺在覆盖膜上表面,对大棚内腔进行保温;通过鼓风机驱动鼓风扇叶旋转向大棚内输出空气或者加热管加热后的空气,从而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使得大棚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便于羊肚菌生长;在对大棚内腔输送空气的同时,同步驱动扫风装置移动,对送风管道输出的空气进行扫风,使得输入的空气能够混合至大棚内更远,促进空气流动,使得大棚内部空气温湿度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拱架(3),所述拱架(3)为向上凸出的弧形桁架结构,所述拱架(3)上覆盖有覆盖膜(4),所述覆盖膜(4)的上方设置有保温被(5),所述保温被(5)收卷在芯轴上,所述芯轴的端部连接有电动卷膜器,所述电动卷膜器用于驱动芯轴旋转将保温被(5)覆盖在拱架(3)上或者收卷至拱架(3)顶部,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覆盖膜(4)与地面围合为大棚内腔(6);所述大棚内腔(6)内设置有送风管道(7),所述送风管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风管(71),所述鼓风管(71)中设置有鼓风电机(72),所述鼓风管(71)远离送风管道(7)一端为与外部连通的敞口结构,所述鼓风电机(7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扇叶(73),所述鼓风扇叶(73)旋转向送风管道(7)中输出空气,所述送风管道(7)位于大棚内腔(6)的靠近第一立柱(1)的一侧布置,且所述送风管道(7)的侧壁上开设有送风口(74),所述送风口(74)朝向大棚内腔(6)的中部区域,所述送风管道(7)内腔中靠近鼓风机一端设置有调节温度的加热管(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内腔(6)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管(71)内设置有控制鼓风管(71)通断的第一闸阀(76),所述第一闸阀(76)位于鼓风电机(72)的远离进风管道一侧,所述鼓风管(71)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气管(77),所述进气管(77)的内腔与鼓风管(71)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77)中设置有控制进气管(77)通断的第二闸阀(7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7)上端固定连接有沿送风管道(7)布置的导轨(710),所述导轨(710)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座(711),所述活动座(711)上固定连接有扫风装置(8),所述送风管道(7)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12),所述固定板(712)上转动连接有链轮(713),位于送风管道(7)的两端的链轮(713)上配合连接有围绕在链轮(713)上的链条(714),所述链条(714)的链节铰接销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向外凸出的驱动轴(715),所述链条(714)与鼓风电机(7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715)与扫风装置(8)传动连接,所述鼓风电机(72)驱动链条(714)移动使得驱动轴(715)驱动扫风装置(8)沿导轨(710)来回往复移动将送风管道(7)送出的空气吹扫至大棚内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装置(8)包括有扫风筒(81),所述扫风筒(81)内安装有扫风电机(82),所述扫风电机(8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扫风叶片(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筒(8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84),所述驱动块(84)中开设有上下布置的长条槽(85),所述驱动轴(715)的端部延伸至长条槽(85)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电机(7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6),所述鼓风筒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17),所述第一转轴(7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18),所述第一锥齿轮(716)与第二锥齿轮(718)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717)的上端延伸至鼓风筒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19),所述鼓风筒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720),所述第二转轴(720)的靠近第三锥齿轮(71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721),所述第三锥齿轮(719)与第四锥齿轮(721)啮合形成齿轮传动;所述第二转轴(720)的远离第三锥齿轮(71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722),其中链轮(713)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六锥齿轮(723),所述第五锥齿轮(722)与第六锥齿轮(723)通过啮合形成齿轮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711)包括有上连接板(7111)、侧连接板(7112)和下连接板(7113),所述上连接板(7111)固定在扫风筒(81)的底部,所述上连接板(71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7114),所述第一滚轮(7114)的外边沿抵接在导轨(710)上表面,所述侧连接板(7112)固定连接在上连接板(7111)的两侧,所述下连接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拱架(3),所述拱架(3)为向上凸出的弧形桁架结构,所述拱架(3)上覆盖有覆盖膜(4),所述覆盖膜(4)的上方设置有保温被(5),所述保温被(5)收卷在芯轴上,所述芯轴的端部连接有电动卷膜器,所述电动卷膜器用于驱动芯轴旋转将保温被(5)覆盖在拱架(3)上或者收卷至拱架(3)顶部,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覆盖膜(4)与地面围合为大棚内腔(6);所述大棚内腔(6)内设置有送风管道(7),所述送风管道(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风管(71),所述鼓风管(71)中设置有鼓风电机(72),所述鼓风管(71)远离送风管道(7)一端为与外部连通的敞口结构,所述鼓风电机(7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扇叶(73),所述鼓风扇叶(73)旋转向送风管道(7)中输出空气,所述送风管道(7)位于大棚内腔(6)的靠近第一立柱(1)的一侧布置,且所述送风管道(7)的侧壁上开设有送风口(74),所述送风口(74)朝向大棚内腔(6)的中部区域,所述送风管道(7)内腔中靠近鼓风机一端设置有调节温度的加热管(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内腔(6)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感应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管(71)内设置有控制鼓风管(71)通断的第一闸阀(76),所述第一闸阀(76)位于鼓风电机(72)的远离进风管道一侧,所述鼓风管(71)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气管(77),所述进气管(77)的内腔与鼓风管(71)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77)中设置有控制进气管(77)通断的第二闸阀(7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羊肚菌智能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7)上端固定连接有沿送风管道(7)布置的导轨(710),所述导轨(710)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座(711),所述活动座(711)上固定连接有扫风装置(8),所述送风管道(7)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12),所述固定板(712)上转动连接有链轮(713),位于送风管道(7)的两端的链轮(713)上配合连接有围绕在链轮(713)上的链条(714),所述链条(714)的链节铰接销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向外凸出的驱动轴(715),所述链条(714)与鼓风电机(7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715)与扫风装置(8)传动连接,所述鼓风电机(72)驱动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辉叶建永李泽刘颖尉王小艳孙叶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望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