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层处理方法和绝缘层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38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层处理方法和绝缘层处理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包括衬底、电连接区、声学层和极板,所述声学层的一侧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的电路元件相接触,所述声学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极板相接触,所述电连接区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电连接区包括的输入引脚与所述极板之间包括绝缘层;所述方法包括:将电流源与所述输入引脚相连接,并将所述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极板接地,以使所述电流源、所述输入引脚和所述极板形成串联电路;控制所述电流源输出击穿电压,将所述绝缘层击穿。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绝缘层处理方法可以对输入引脚和极板之间的绝缘层进行处理,提高了指纹模组生产测试过程中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学,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层处理方法和绝缘层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移动通讯设备的显示屏往全面屏方向发展,使得消费者对于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需求有增无减。已公开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光学方案,第二种是超声波方案。其中光学指纹模组性能受屏幕光透射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显示屏内部走线复杂度的提高及柔性屏方案等因素的发展,使得屏幕光学透射率降低,导致光学指纹方案已无法满足应用需求。而超声波指纹模组不依赖于屏幕的光学透射率,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案。

2、目前,指纹模组在硅基衬底上形成电路元件,并通过电声学信号源输入引脚与外部形成电连接。

3、然而,在指纹模组测试、运输、封装等过程中,电声学信号源输入引脚会发生氧化形成绝缘层,导致指纹模组内部与外部连接异常,使得指纹模组无法采到指纹信号或者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层处理方法和绝缘层处理系统,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层处理方法,应用于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包括衬底、电路元件、电连接区、声学层和极板,所述声学层的一侧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的所述电路元件相接触,所述声学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极板相接触,所述电连接区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电连接区包括输入引脚,所述输入引脚与所述极板之间包括绝缘层;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区包括一个输入引脚,所述将所述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极板接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包括交流电流源,且所述交流电流源输出的所述击穿电压的范围为[15V,35V]。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层处理方法,应用于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包括衬底、电路元件、电连接区、声学层和极板,所述声学层的一侧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的所述电路元件相接触,所述声学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极板相接触,所述电连接区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电连接区包括输入引脚,所述输入引脚与所述极板之间包括绝缘层;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区包括一个输入引脚,所述将所述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极板接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包括交流电流源,且所述交流电流源输出的所述击穿电压的范围为[15v,35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区包括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输入引脚,所述第一输入引脚和所述第二输入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极板之间包括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指纹模组和第二指纹模组包括的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指纹模组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毫喜宋海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