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13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具体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柜体内侧壁的元器件固定架,所述柜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柜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警报模块和冷却机构,所述柜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机构和第一防护机构,所述柜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和通风孔;还包括电流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控制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是否处于故障状态进行实时判断,同时可以实时判断故障状态下的电子元器件处于温度升高阶段还是处于过热点阶段,并根据判断结果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电子元器件的温升速率和起明火的风险,以避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和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柜,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


技术介绍

1、控制柜是一种用于安装、保护和组织电气设备的设备。它通常是一个封闭的金属箱体,内部安装有各种电子元器件、开关设备、传感器、仪表和控制器等诸多电气设备,控制柜的主要功能是集中管理和控制电气系统中的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控制柜中安装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保证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延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使用通风散热装置对控制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通风散热,但是现有的控制柜在通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控制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短路、过载、电线老化等问题,不可避免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升高、冒烟、起明火等故障现象,电子元器件在发生故障情况下会经历温度升高阶段、过热点阶段和起明火阶段,在温度升高阶段需要及时进行通风散热,减缓电子元器件的温升速率,而在过热点阶段,不能进行通风散热,以防止通风和空气流动会导致过热点阶段的电子元器件加速进入起明火阶段,而现有的控制柜不具备根据电子元器件的状态去调整通风情况的能力,经常会出现电子元器件在故障情况下起明火的速度过快,进一步导致火焰蔓延速度加快,会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甚至对其他电器设备的性能造成破坏,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3、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b>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柜体内侧壁的元器件固定架,所述柜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柜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警报模块和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循环冷却降温柜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所述柜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机构和第一防护机构,所述通风机构用于对柜体内部通风散热,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用于调整和隔绝通风机构传递到柜体内部的风力,所述柜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和通风孔,所述第二防护机构用于调整和隔绝通过通风孔进入柜体内部的空气;

4、还包括:

5、电流采集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在元器件固定架的顶部,用于实时获取安装在元器件固定架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电流,并将获取的实际电流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并通过中央处理器生成电流波动系数;

6、温度采集模块,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在元器件固定架的正面,用于实时获取安装在元器件固定架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温度,并将获取的实际温度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并通过中央处理器生成温度突变系数;

7、通过中央处理器对生成的电流波动系数和温度突变系数进行综合分析,生成评估系数,通过评估系数与预先设定的评估系数参考阈值区间进行比对,判断出安装在元器件固定架上的电子元器件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并判断故障状态下电子元器件处于温度升高阶段还是处于过热点阶段,并根据比对结果控制警报模块、冷却机构、通风机构、第一防护机构和第二防护机构的工作状态。

8、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凝水箱、抽取管、循环泵和循环管,所述冷凝水箱的出水端与抽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箱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水箱的底部和循环泵的底部均与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外壁与柜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风扇电机承重架、风扇电机、风扇旋转轴和扇叶,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的顶部与风扇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扇旋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风扇旋转轴的外壁与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的一侧与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承重架、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齿轮传动箱、第一传动轴、第一固定壳和第一折合叶,所述第一电机承重架的顶部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传动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壁与第一固定壳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伸入第一固定壳的外壁与第一折合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一侧和第一电机承重架的一侧均与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箱的外壁与柜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承重架、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第二齿轮传动箱、第二传动轴、第二固定壳和第二折合叶,所述第二电机承重架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传动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箱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与第二固定壳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伸入第二固定壳的外壁与第二折合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承重架的一侧和第二齿轮传动箱的一侧均与柜体的背面固定连接,并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一侧与柜体的背面且靠近通风孔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警报模块的输入端、循环泵的输入端、风扇电机的输入端、第一电机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电流波动系数的获取逻辑为:

14、s1、通过设置在元器件固定架顶部的电流采集模块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安装在元器件固定架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电流,将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电流标定为im,m表示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电流的编号,m=1、2、3、4、……、t,t为正整数;

15、s2、计算电流波动系数,计算的表达式为:

16、式中,cf为电流波动系数。

17、优选的,所述温度突变系数的获取逻辑为:

18、s1、通过设置在元器件固定架正面的温度采集模块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安装在元器件固定架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温度,将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温度标定为tn,n表示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温度的编号,n=1、2、3、4、……、k,k为正整数;

19、s2、计算温度突变系数,计算的表达式为:

20、式中,tc为温度突变系数。

21、优选的,所述评估系数的表达公式为:

22、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公式化分析,依据公式:

23、

24、式中,dpg为评估系数,r1和r2分别为电流波动系数和温度突变系数的预设比例系数,且r1和r2均大于0。

25、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柜体(1)内侧壁的元器件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柜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警报模块(4)和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用于循环冷却降温柜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所述柜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机构(6)和第一防护机构(7),所述通风机构(6)用于对柜体(1)内部通风散热,所述第一防护机构(7)用于调整和隔绝通风机构(6)传递到柜体(1)内部的风力,所述柜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8)和通风孔(11),所述第二防护机构(8)用于调整和隔绝通过通风孔(11)进入柜体(1)内部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冷凝水箱(501)、抽取管(502)、循环泵(503)和循环管(504),所述冷凝水箱(501)的出水端与抽取管(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502)的另一端与循环泵(503)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503)的出水端与循环管(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504)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箱(50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水箱(501)的底部和循环泵(503)的底部均与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504)的外壁与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6)包括风扇电机承重架(601)、风扇电机(602)、风扇旋转轴(603)和扇叶(604),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601)的顶部与风扇电机(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602)的输出端与风扇旋转轴(60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风扇旋转轴(603)的外壁与扇叶(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601)的一侧与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承重架(701)、第一电机(702)、第一旋转轴(703)、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第一传动轴(705)、第一固定壳(706)和第一折合叶(707),所述第一电机承重架(701)的顶部与第一电机(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02)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70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703)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70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05)的外壁与第一固定壳(70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05)伸入第一固定壳(706)的外壁与第一折合叶(70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706)的一侧和第一电机承重架(701)的一侧均与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的外壁与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机构(8)包括第二电机承重架(801)、第二电机(802)、第二旋转轴(803)、第二齿轮传动箱(804)、第二传动轴(805)、第二固定壳(806)和第二折合叶(807),所述第二电机承重架(801)的顶部与第二电机(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02)的输出端与第二旋转轴(80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803)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传动箱(804)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箱(804)的输出轴与第二传动轴(80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805)的外壁与第二固定壳(80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805)伸入第二固定壳(806)的外壁与第二折合叶(80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承重架(801)的一侧和第二齿轮传动箱(804)的一侧均与柜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并所述第二固定壳(806)的一侧与柜体(1)的背面且靠近通风孔(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警报模块(4)的输入端、循环泵(503)的输入端、风扇电机(603)的输入端、第一电机(702)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机(8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采集模块(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温度采集模块(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波动系数的获取逻辑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突变系数的获取逻辑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柜体(1)内侧壁的元器件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3),所述柜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警报模块(4)和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用于循环冷却降温柜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所述柜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机构(6)和第一防护机构(7),所述通风机构(6)用于对柜体(1)内部通风散热,所述第一防护机构(7)用于调整和隔绝通风机构(6)传递到柜体(1)内部的风力,所述柜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8)和通风孔(11),所述第二防护机构(8)用于调整和隔绝通过通风孔(11)进入柜体(1)内部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冷凝水箱(501)、抽取管(502)、循环泵(503)和循环管(504),所述冷凝水箱(501)的出水端与抽取管(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502)的另一端与循环泵(503)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503)的出水端与循环管(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504)的另一端与冷凝水箱(50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水箱(501)的底部和循环泵(503)的底部均与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管(504)的外壁与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6)包括风扇电机承重架(601)、风扇电机(602)、风扇旋转轴(603)和扇叶(604),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601)的顶部与风扇电机(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602)的输出端与风扇旋转轴(60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风扇旋转轴(603)的外壁与扇叶(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电机承重架(601)的一侧与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承重架(701)、第一电机(702)、第一旋转轴(703)、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第一传动轴(705)、第一固定壳(706)和第一折合叶(707),所述第一电机承重架(701)的顶部与第一电机(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02)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703)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703)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箱(704)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70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05)的外壁与第一固定壳(706)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05)伸入第一固定壳(706)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良陈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昕仪实验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