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日辉专利>正文

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0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及方法,包括富液闪蒸解吸系统和富液加热系统;富液闪蒸解吸系统包括若干个温度和压力逐级降低且依次连通的闪蒸室,首级闪蒸室与富液加热系统的富液出口连通;闪蒸室内腔顶端与外部设置的集气组件连通;全部闪蒸室之间贯穿设置有凝汽组件,凝汽组件位于末级闪蒸室的一侧连通有脱硫富液,凝汽组件位于首级闪蒸室的一侧与富液加热系统的富液进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吸设备结构紧凑,系统构成简单,占地面积较少,通过连续的减压、闪蒸、降温,以及蒸汽冷凝、热回收协同工作,获得高纯度二氧化硫,解决了现有解吸技术存在的缺陷,显著降低二氧化硫解吸热耗及解吸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与环境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燃煤烟气及一些含so2工业尾气,so2浓度较低无法直接资源化利用,多采用液体吸收剂(如碱性硫酸铝、离子液、柠檬酸钠等)循环法,即用某种脱硫剂的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吸收烟气so2,然后加热脱硫富液,采用多种方法或技术解吸so2生产产品,同时使脱硫剂再生降温后循环使用,但由于均存在某些缺陷,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重要原因之一是so2解吸存在重大技术瓶颈。

2、目前公知的解吸方法或技术,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升温、降压、气提,或者是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但是由于受汽化热耗高的因素影响,人们对脱硫富液低温负压下快速汽化的优异解吸效应及经济性,缺乏深入研究,认识不够,更无应用先例。现有解吸技术不同程度存在解吸速率慢、解吸效率低、解吸系统设备庞大、工艺流程复杂、解吸热耗及成本过高、解吸与脱硫协同工作性能差等关键技术问题。

3、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液闪蒸解吸系统(1)和富液加热系统(2);所述富液闪蒸解吸系统(1)与所述富液加热系统(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组件包括管首联箱(9)和管尾联箱(10),所述管首联箱(9)贴合设置在末级所述闪蒸室(4)的侧壁并连通有脱硫富液,所述管尾联箱(10)贴合设置在首级所述闪蒸室(4)的侧壁并与所述富液加热系统(2)的富液进口连通;所述管首联箱(9)和所述管尾联箱(10)之间设置有凝汽管束(8),所述凝汽管束(8)依次贯穿全部所述闪蒸室(4)。>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富液闪蒸解吸系统(1)和富液加热系统(2);所述富液闪蒸解吸系统(1)与所述富液加热系统(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组件包括管首联箱(9)和管尾联箱(10),所述管首联箱(9)贴合设置在末级所述闪蒸室(4)的侧壁并连通有脱硫富液,所述管尾联箱(10)贴合设置在首级所述闪蒸室(4)的侧壁并与所述富液加热系统(2)的富液进口连通;所述管首联箱(9)和所述管尾联箱(10)之间设置有凝汽管束(8),所述凝汽管束(8)依次贯穿全部所述闪蒸室(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管束(8)位于所述闪蒸室(4)内的液体的液面上方,临近所述闪蒸室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组件包括用于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集气母管(7),所述集气母管(7)的侧壁通过若干抽气通道(5)分别与每一所述闪蒸室(4)的顶端连通,所述抽气通道(5)上设置有抽气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富液闪蒸解吸二氧化硫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俊明温日辉温高
申请(专利权)人:温日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