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心血管疾病现如今是全世界高致死率的疾病之一,小直径人工血管的发展(直径<6mm)对于动脉旁路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血管在植入后由于内皮化的滞后形成常常导致血小板粘附,从而引发血栓。据临床资料显示,术后72小时内可能发生搭桥部位急性血栓形成,一年内甚至可能发生再狭窄,概率为40%。继发性闭塞通常需要复杂的手术,死亡率高达5%,只有25%的失败移植物能够得到有效挽救。
2、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阶段,包括给药和局部血管成形术在内的侵入性较小的程序可能有助于修复血管移植物的早期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手术的需要。因此,在早期阶段,特别是在第一周内,及时识别植入部位的异常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在术后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实现对人体内血流信号的长期和原位监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实现对植入血管内的血流信号的原位监测。
2、第一方面,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处于内层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和处于外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沿所述人工血管轴向有序排列;所述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无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第一封装层、聚吡咯Ppy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金纳米纤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处于内层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和处于外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沿所述人工血管轴向有序排列;所述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无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第一封装层、聚吡咯ppy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金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封装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还包括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琳,刘志荣,汤楚玉,王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