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01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血流监测装置,人工血管替换受损血管进行血运重建,血流监测装置包裹于人工血管外围,血流监测装置监测人工血管内以脉搏波的形式在动脉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然后输出指标信息以指示人工血管内血流健康状况。从而实现了术后对人工血管原位的实时血流监测。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电子血管能够及时发现术后人管血管处的血栓现象,对于血管移植物的早起损伤的发现和修复提供了基础。在术后通过一体化的人工电子血管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血流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治疗,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提高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长期通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心血管疾病现如今是全世界高致死率的疾病之一,小直径人工血管的发展(直径<6mm)对于动脉旁路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血管在植入后由于内皮化的滞后形成常常导致血小板粘附,从而引发血栓。据临床资料显示,术后72小时内可能发生搭桥部位急性血栓形成,一年内甚至可能发生再狭窄,概率为40%。继发性闭塞通常需要复杂的手术,死亡率高达5%,只有25%的失败移植物能够得到有效挽救。

2、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阶段,包括给药和局部血管成形术在内的侵入性较小的程序可能有助于修复血管移植物的早期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手术的需要。因此,在早期阶段,特别是在第一周内,及时识别植入部位的异常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在术后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实现对人体内血流信号的长期和原位监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实现对植入血管内的血流信号的原位监测。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所述人工血管,用于替换受损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人工血管内以脉搏波的形式在动脉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人工血管内血流健康状况的指标信息。

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将tpu粉末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中,得到tpu纺丝液;将tpu纺丝液装入注射器中,选用不锈钢棒用作纤维收集器,在针头和不锈钢棒收集器之间施加恒定电压,不锈钢接收棒以设定第一转速旋转,收集设定第一时长后,得到所述人工血管的管状的tpu纳米纤维;

5、将pcl粉末溶于异氟丙醇hfip中,得到pcl纺丝液;将pcl纺丝液装入注射器中,选用上述所得管状的tpu纳米纤维用作纤维收集器,两端用锡纸包裹得到两端电极,在针头和纤维收集器之间施加恒定电压,在设定第二转速旋转下收集轴向有序的pcl纳米纤维设定第二时长后,得到所述人工血管的管状的pcl纳米纤维,将所述管状的tpu纳米纤维和所述管状的pcl纳米纤维整体内层和外层翻转,得到所述人工血管。

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的血流监测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表面具有纳米线结构的聚吡咯ppy作为一个摩擦层和电极;表面具有纳米线结构的pdms薄膜作为另一个摩擦层;pdms薄膜背面附着的金纳米纤维作为电极;整个器件通过聚氨酯胶带/parylene封装,并包裹在人工血管表面;

8、所述金纳米纤维是通过在静电纺丝制备的有序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表面溅射金颗粒,在水中转印到pdms背面,转印后在pdms的背面得到附着良好的金纳米纤维电极,整个器件通过聚氨酯胶带封装,在表面溅射parylene涂层。

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所述人工血管,用于替换受损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人工血管内以脉搏波的形式在动脉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人工血管内血流健康状况的指标信息。

10、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1、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血流监测装置,人工血管替换受损血管进行血运重建,血流监测装置包裹于人工血管外围,血流监测装置监测人工血管内以脉搏波的形式在动脉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然后输出指标信息以指示人工血管内血流健康状况。从而实现了术后对人工血管原位的实时血流监测。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电子血管能够及时发现术后人管血管处的血栓现象,对于血管移植物的早起损伤的发现和修复提供了基础。在术后通过一体化的人工电子血管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血流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治疗,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提高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长期通畅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处于内层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和处于外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沿所述人工血管轴向有序排列;所述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无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第一封装层、聚吡咯Ppy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金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封装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还包括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连接的血流监控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的长度为1cm至5cm,直径为1.5mm至5mm,壁厚度为100μm至500μ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吡咯Ppy层和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的表面分别具有纳米线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结构中纳米线的长度为0.5μm至2μm,直径为20μm至100μm。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的所述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的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包括:人工血管和包裹于所述人工血管外围的血流监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处于内层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和处于外层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沿所述人工血管轴向有序排列;所述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无序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包括第一封装层、聚吡咯ppy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金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封装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电子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子血管还包括与所述血流监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琳刘志荣汤楚玉王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