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267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涉及纱线缠绕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设置于地面,所述操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框,多个支撑框内部均设置张紧轮,通过转动辊与通电磁铁之间的锁定件,使通电磁铁与转动辊形成一个整体,纱线处于两个转动辊之间,纱线会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转动,进而转动辊带动通电磁铁进行转动,两组通电磁铁之间的挤压板对纱线进行快速锁紧,避免缠绕的纱线出现松散,并与人员后期进行连接,同时当转动辊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盘,上下两组弧形盘随着转动辊转动时,齿槽可以插入齿牙内部,提高锁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缠绕,特别涉及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由纺织纤维所制成的细而柔软,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连续长条,可用于各类织物和编织物。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品种繁多,对纱线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好功能的纱线来满足市场需求。而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的混合纺纱制成,通过原有纤维原料与其它具有高强力、高模量的纤维的结合来增加整个纱线的强力,在纱线在生产过后需要对其进行收卷,纱线收卷指的是纺织生产中把纱线绕成各种卷状的工艺过程,以便于纱线的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纱线收卷是纤维长丝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2、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308769b公开了一种纤维混纺纱线加工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机构、驱动机构、定位导向机构和底板;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今的收卷装置存在的对于收线套筒的固定效果较差,不能针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收线套筒进行夹持固定,使得纱线的收卷范围具有局限性,在纱线传送过程中不能稳定进行导向传输,使纱线在收卷的过程中,极易因受到磨损而拉断,传输过程中的平稳性差,容易发生跳动,出现输线不流畅的现象,直接影响纱线的收卷质量,导致收卷后的纱线内部松散不美观,无法满足纱线的收卷要求等问题。

3、由于纱线生产的不同,故不同纱线的弹性也是不同,上述装置无法根据不同的弹性的纱线进行自适应调整纱线缠绕过程中的张紧状态,并且在缠绕收卷的过程中,当纱线出现崩断时,收卷盘和纱线出线处的纱线均会出现松开,导致缠绕的纱线出现松动,影响纱线缠绕收卷,同时随着收卷盘外部的纱线不同缠绕,收卷盘的收卷位置也会不同,故造成纱线的张紧不断的变化,纱线崩断的情况。

4、因此,有必要提供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及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根据不同的弹性的纱线进行自适应调整纱线缠绕过程中的张紧状态,并且在缠绕收卷的过程中,当纱线出现崩断时,收卷盘和纱线出线处的纱线均会出现松开,导致缠绕的纱线出现松动,影响纱线缠绕收卷,同时随着收卷盘外部的纱线不同缠绕,收卷盘的收卷位置也会不同,故造成纱线的张紧不断的变化,纱线崩断的情况等问题。

2、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包括:

3、操作台,设置于地面,所述操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框,多个支撑框内部均设置张紧轮,多个支撑框两侧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张紧轮与支撑框之间设置用于张紧的牵引件;

4、锁紧架,设置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支撑框两侧并固定连接于操作台顶部,所述锁紧架内部均设置有两个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两端均设置用于调节间距的调节件,两个所述移动支架外侧设置用于对纱线锁紧的锁紧组件;

5、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卷纱线的收卷盘,多个收卷盘顶部均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收卷盘与转动杆通过螺栓固定,转动杆贯穿支撑架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支撑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伺服电机,多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与转动杆固定连接,多个收卷盘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顶部设置用于针对收卷盘外侧纱线收卷厚度进行调节的调整件。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张紧轮两侧的挤压块,所述支撑框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两个所述限位架分别贯穿两个挤压块并与挤压块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架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第一弹簧通过挤压块对轻触开关进行挤压。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外侧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两端均设置有通电磁铁,通电磁铁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外侧,所述通电磁铁与转动辊之间设置有锁定件,两个通电磁铁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两个通电磁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盘,所述弧形盘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移动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设置于上部的弧形盘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齿槽,设置于下部的弧形盘外侧开设有多个齿牙。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于转动辊内部的多个金属卡板,多个金属卡板与转动辊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金属卡板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转动辊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磁铁靠近转动辊一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当通电磁铁通电后对多个金属卡板磁性吸附。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两侧的往复丝杆,两个往复丝杆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支架并与移动支架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移动支架与支撑框滑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贯穿支撑框并与支撑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齿条。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台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均贯穿多个齿条并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操作台固定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外侧开设有用于纱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架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操作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操作台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螺纹杆和转动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整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块外侧的推动板,所述移动块与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推动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滚动连接有接触球。

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操作台顶部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引导轮。

14、还提供了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工艺,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纱线穿过锁紧架、导向件和支撑框并穿固定架上部的移动块,在固定连接于收卷盘外侧;

16、s2、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收卷盘进行转动对纱线进行收卷,并通过带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带动螺纹筒进行往复升降,使移动块带动纱线在收卷盘上进行均匀缠绕;

17、s3、当纱线延伸至张紧轮上部,通过限位架外侧的第一弹簧推动挤压块,对纱线进行张紧处理,当出现纱线崩断后,第一弹簧推动挤压块进行上升,挤压轻触开关从而触发,使两个移动支架外侧的通电磁铁进行通电,从而通过锁定件使转动辊与通电磁铁进行锁定,进而两个挤压板对纱线进行夹持。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转动辊与通电磁铁之间的锁定件,使通电磁铁与转动辊形成一个整体,纱线处于两个转动辊之间,纱线会带动两个转动辊进行转动,进而转动辊带动通电磁铁进行转动,两组通电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张紧轮(401)两侧的挤压块(402),所述支撑框(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403),两个所述限位架(403)分别贯穿两个挤压块(402)并与挤压块(402)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架(403)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404),所述限位架(403)外侧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405),第一弹簧(404)通过挤压块(402)对轻触开关(405)进行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502)外侧的转动辊(503),所述转动辊(503)两端均设置有通电磁铁(504),通电磁铁(504)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502)外侧,所述通电磁铁(504)与转动辊(503)之间设置有锁定件,两个通电磁铁(504)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505),两个通电磁铁(504)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盘(507),所述弧形盘(507)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506),所述连接筒(506)与移动支架(502)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5061),设置于上部的弧形盘(507)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齿槽(5072),设置于下部的弧形盘(507)外侧开设有多个齿牙(50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于转动辊(503)内部的多个金属卡板(603),多个金属卡板(603)与转动辊(5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602),所述金属卡板(60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01),所述滑动杆(601)与转动辊(503)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磁铁(504)靠近转动辊(503)一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5041),当通电磁铁(504)通电后对多个金属卡板(603)磁性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4)两侧的往复丝杆(701),两个往复丝杆(701)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支架(502)并与移动支架(502)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移动支架(502)与支撑框(4)滑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701)贯穿支撑框(4)并与支撑框(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杆(701)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702),两个所述齿轮(702)外侧啮合连接有齿条(7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设置有固定杆(706),所述固定杆(706)均贯穿多个齿条(703)并与齿条(703)固定连接,所述齿条(703)两端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05),两个电动伸缩杆(705)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4),所述固定板(704)与操作台(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001),移动块(1001)外侧开设有用于纱线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架(10)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1),所述螺纹筒(12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2),所述螺纹杆(122)与操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10)与操作台(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23),所述螺纹杆(122)和转动杆(11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带轮(112),两个带轮(11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移动块(1001)外侧的推动板(1005),所述移动块(1001)与固定架(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04),所述第一伸缩杆(1004)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1002),所述推动板(1005)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1006),所述安装筒(1006)内部滚动连接有接触球(10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操作台(1)顶部的导向架(301),所述导向架(301)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引导轮(302)。

10.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工艺,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张紧轮(401)两侧的挤压块(402),所述支撑框(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403),两个所述限位架(403)分别贯穿两个挤压块(402)并与挤压块(402)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架(403)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404),所述限位架(403)外侧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405),第一弹簧(404)通过挤压块(402)对轻触开关(405)进行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502)外侧的转动辊(503),所述转动辊(503)两端均设置有通电磁铁(504),通电磁铁(504)转动套设于移动支架(502)外侧,所述通电磁铁(504)与转动辊(503)之间设置有锁定件,两个通电磁铁(504)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板(505),两个通电磁铁(504)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盘(507),所述弧形盘(507)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506),所述连接筒(506)与移动支架(502)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5061),设置于上部的弧形盘(507)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齿槽(5072),设置于下部的弧形盘(507)外侧开设有多个齿牙(50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于转动辊(503)内部的多个金属卡板(603),多个金属卡板(603)与转动辊(50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602),所述金属卡板(60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01),所述滑动杆(601)与转动辊(503)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磁铁(504)靠近转动辊(503)一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5041),当通电磁铁(504)通电后对多个金属卡板(603)磁性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弹性纱线的柔性分束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4)两侧的往复丝杆(701),两个往复丝杆(701)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支架(502)并与移动支架(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广宏吴莹波冯野川冯野轩高卫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