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66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核心板和自复位单元;外套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管,外套管上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内套管套接在外套管的中空内腔中,内套管悬出外套管的一端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自复位单元包括左端板和右端板及若干SMA索;核心板设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核心板分别与内套管、外套管连接,实现内套管、外套管间的相对约束,又通过在内套管、外套管的通孔中设置自复位单元,保证屈曲约束支撑承受轴向载荷后始终能恢复原态,这种巧妙设计简化支撑整体构造,有效提升了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技术介绍

1、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用于抵抗地震作用的支撑构件,它由承受轴向荷载的核心单元和防止核心单元产生低阶屈曲的约束单元组成。由于屈曲约束支撑在核心板屈服后刚度较低,在大震后会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而较大的残余变形会增加震后修复的难度和成本。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将采用后张预应力技术的自复位系统与屈曲约束支撑相结合形成了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能有效减少支撑的残余变形。现有专利cn114046077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带sma索双套管自复位耗能钢支撑,采用内外套管在局部的摩擦进行耗能,以满足支撑对地震能量进行耗散的需求,但摩擦发生时往往伴随着磨损,面对地震后的反复余震,内外套管存在磨损失效的风险,因此,如何对双套管的耗能单元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加屈曲约束支撑耗能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屈曲约束支撑耗能结构易失效问题,提供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2、为了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0)、内套管(20)、核心板(24)和自复位单元(30);所述外套管(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管,外套管(10)一端连接有外套管连接件(12),外套管(10)上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所述内套管(20)套接在外套管(10)的中空内腔中,内套管(20)悬出外套管(10)的一端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0)和内套管(20)均为矩形截面的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A索的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0)、内套管(20)、核心板(24)和自复位单元(30);所述外套管(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管,外套管(10)一端连接有外套管连接件(12),外套管(10)上设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所述内套管(20)套接在外套管(10)的中空内腔中,内套管(20)悬出外套管(10)的一端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0)和内套管(20)均为矩形截面的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20)上连接核心板(24)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一垫块(22),两个所述第一垫块(22)平行且间距形成缝隙,核心板(24)中部的宽度与缝隙的距离匹配;所述内套管(20)上第二通孔(21)所在的侧面设有第二垫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ma索的新型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sma索(34)两端分别连接有钢段(33),所述sma索(34)一端的钢段(33)与左端板(31)通过锚具(35)紧固,另一端的钢段(33)与右端板(32)通过锚具(35)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李祖龙冉晓伟张小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