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63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及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提升涤纶面料的可降解性能,使用异山梨醇为原料制备了改性异山梨醇;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使用了异山梨醇与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反应,并进一步的在改性异山梨醇中引入了具有阻燃功能的氟硅元素的氟硅改性化合物,并增强分子链段,提升材料的分子柔性,改善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并之后将制备的改性异山梨醇与乙二醇、对苯二甲酸混合共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PET材料;避免废旧PET材料对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织造布,具体为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涤纶,又称聚酯纤维,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通过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种材料可以经由纺丝后制成涤纶纤维,并进一步的纺织成布制得具有卓越的强度、弹性、耐热性的涤纶布料,不易皱褶,且一旦形成后不易变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造。

2、但是涤纶布料不易降解,废弃的涤纶布料在自然环境中会长期存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有必要针对涤纶布料的可降解性能进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制备改性异山梨醇化合物;

4、s11.氮气氛围下,将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分散至dmf中,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1中,所述异山梨醇、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3.2-3.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2中,所述四氟丁二酸、1,4-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的质量比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3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的异山梨醇化合物、乙酸锌、氟硅改性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1中,所述异山梨醇、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3.2-3.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2中,所述四氟丁二酸、1,4-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的质量比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3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的异山梨醇化合物、乙酸锌、氟硅改性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05-0.01):(3.4-3.7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涤纶针织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步骤s13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的异山梨醇化合物与异山梨醇的质量比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坤朱宁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尔特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