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电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1262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电池,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在电池化成前期进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电截止电压不高于2.8V。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化成方法,尤其适用于电解液中包含LiFSI及负极成膜添加剂的电池,通过对电池化成工艺的优化,使电池在低电位下进行充放电循环,并结合高效负极成膜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使用,使负极成膜添加剂可在化成前期充分反应成膜,减少LiFSI在成膜时的消耗,形成完整且致密的SEI膜的同时降低SEI膜中LiFSI成膜产物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LiFSI及其成膜产物在负极侧的高反应活性,提高含LiFSI电解液的电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其具备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输送锂离子、形成固体电解质膜(sei)的作用,通常由锂盐、溶剂和添加剂三类物质组成,其中锂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池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及安全性能等。

2、随着对电芯高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电解液的高温稳定性也逐渐提升。相较于锂盐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具有更优的高温稳定性和更高的离子电导率,从而受到广泛关注。lifsi虽本身高温稳定性较高,但忽视了lifsi与负极界面的稳定性,尤其是满电时的反应活性,研究表明,电解液中的锂盐lifsi与具有强还原性的嵌锂态负极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例如lic6+lifsi),使反应时序提前,容易触发电池热失控。

3、因此,如何提高电解液中包含lifsi的电池的安全性是目前电池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促进lifsi在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电池,该化成方法可有效提高电解液中包含lifsi的电池安全性,通过对电池化成工艺的优化,使电池在低电位下进行充放电循环,以促进负极成膜添加剂充分反应成膜的同时减少lifsi在成膜期间的消耗量,形成完整且致密的sei膜的同时降低sei膜中lifsi成膜产物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lifsi及其成膜产物在负极侧的高反应活性,提高含lifsi电解液的电池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在电池化成阶段进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电截止电压不高于2.8v。

4、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循环优选在1.5-2.8v电压区间进行。

5、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循环期间电池的soc≤5%soc,例如电池在0-5%soc之间进行充放电循环。

6、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放电倍率优选为0.01c-0.1c,更优选为0.01c-0.05c。

7、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圈数不低于3圈,例如3-10圈,更优选为3-5圈。

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包含负极成膜添加剂;优选地,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10%;更优选地,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5%-10%。

9、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正已烷(dich)、1,3-丙磺酸内酯(ps)、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3-丙烯磺酸内酯(pst)、三(三甲基硅烷)亚磷酸酯(tmsp)、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tmsb)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vc、fec或tdi。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包含lifsi;优选地,所述lifsi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10%-20%。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还可以包含其它锂盐,包括但不限于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二氟磷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二氟二草酸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第一方面所述的化成方法。

1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由第二方面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4、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的自放热起始温度≥90℃,或,所述锂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185℃。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在电池化成前期进行低电位充放电循环,使电解液中负极成膜添加剂可充分反应形成完整且致密的sei膜,同时减少或避免电解液中锂盐在成膜期间的消耗,从而降低sei膜中锂盐成膜产物的含量,制备得到高质量的sei膜。高质量sei膜的形成可有效隔绝后续锂盐与负极的反应路径,降低锂盐及其成膜产物在负极侧的高反应活性,从而降低锂盐与负极界面的反应焓变、延长起峰温度,有效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17、2.上述电池的化成方法尤其适用于电解液中含lifsi的电池,从电池制备端解决lifsi与负极高反应活性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简单、易实施且可有效提高含lifsi电解液电池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在电池化成阶段进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电截止电压不高于2.8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在1.5-2.8V电压区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放电倍率为0.01C-0.1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圈数不低于3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包含负极成膜添加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正已烷、1,3-丙磺酸内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3-丙烯磺酸内酯、三(三甲基硅烷)亚磷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包含LiFSI;

8.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化成方法

9.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的自放热起始温度≥90℃,或,所述锂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18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方法包括:在电池化成阶段进行充放电循环,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电截止电压不高于2.8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在1.5-2.8v电压区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放电倍率为0.01c-0.1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圈数不低于3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中包含负极成膜添加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成膜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柯成卢书娟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