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260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柔性光伏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微型控制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和微型控制模块封装于结构件中,结构件设置在柔性光伏模块的下方,结构件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或特种工程塑料制成,柔性光伏模块与柔性储能模块通过微型控制模块相连。采用轻质超薄柔性光伏模块代替现有铝边框固定、玻璃封装的刚性太阳电池组件,从多个角度实现了具有高集成度的轻质超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的电源装置,极大提升了安装便捷程度与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尤其是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1、分布式光伏系统,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进行利用,多余的电能通过储能电池存储以备在夜间或光照条件较差时进行供电,同时也可进行并网处理。

2、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汽车、太阳能无人机等新型分布式光伏技术逐渐兴起,尤其光伏汽车、太阳能无人机等需综合考虑光伏系统功率重量比与集成度,且需可贴合弯曲表面,即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重量、厚度、弯曲性能以及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目前常见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主要包括光伏支架固定的光伏模块、储能模块、以及配电柜和逆变器等控制模块。光伏支架与光伏模块边框均为金属材质,重量较重,且不可弯曲;同时光伏模块、储能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分散安装,接线复杂且空间利用率与电源集成度极低。现有分布式光伏系统结构已无法满足轻质、柔性、高集成度的新型分布式光伏系统应用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包括柔性光伏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微型控制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和微型控制模块封装于结构件中,结构件设置在柔性光伏模块的下方,结构件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或特种工程塑料制成,柔性光伏模块与柔性储能模块通过微型控制模块相连。

3、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光伏模块与结构件之间的整形层,整形层为聚合物材料薄膜,厚度范围为0.01mm~2mm。

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柔性光伏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和微型控制模块的线缆均集成于三维印制电路中,印制电路预埋在整形层下方或内部。

5、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整形层对应柔性光伏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在结构件对应微型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口处进行开孔,通过印制电路实现微型控制模块与柔性光伏模块的电学连接;在结构件对应柔性储能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微型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口处进行开孔,通过印制电路实现微型控制模块与柔性储能模块的电学连接。

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柔性光伏模块包括作为一体电源装置发电单元的柔性太阳电池阵列和置于其上的柔性透明薄膜;

7、其中柔性太阳电池采用薄膜型太阳电池或超薄晶体硅太阳电池,柔性太阳电池厚度不超过0.1mm;柔性透明薄膜采用透明聚合物材料制成,厚度范围为0.005mm~2mm。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柔性储能模块为柔性固态储能电池或具有柔性连接的储能电池组,柔性储能模块厚度不超过100mm。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微型控制模块包括整流功能电路与逆变功能电路,微型控制模块厚度不超过100mm。

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柔性太阳电池阵列与柔性透明薄膜之间、结构件与柔性太阳电池阵列之间,均通过eva或poe薄膜进行层压粘接,或者采用橡胶、树脂材料进行胶结,粘接或胶结的厚度范围为0.01mm~2mm。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结构件的四壁厚度不超过50mm。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3、本申请提供的一体电源装置通过柔性透明薄膜封装柔性太阳电池阵列形成轻质超薄柔性光伏模块,代替现有铝边框固定、玻璃封装的刚性太阳电池组件;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或特种工程塑料作为结构件,包覆柔性储能模块以及微型控制模块,形成高强度的超薄柔性储能-控制模块,进而通过柔性光伏模块与结构件粘接或胶结处理,并将电源装置所有内部走线均集成于模块间三维印制电路中,无外部走线,从机械和电学等多个角度实现了具有高集成度的轻质超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的电源装置,极大提升了安装便捷程度与空间利用率,尤其适合曲面屋顶、汽车、无人机等弯曲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光伏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微型控制模块,所述柔性储能模块和所述微型控制模块封装于结构件中,所述结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下方,所述结构件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或特种工程塑料制成,所述柔性光伏模块与所述柔性储能模块通过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光伏模块与所述结构件之间的整形层,所述整形层为聚合物材料薄膜,厚度范围为0.01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模块、所述柔性储能模块和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线缆均集成于三维印制电路中,印制电路预埋在整形层下方或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形层对应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在所述结构件对应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口处进行开孔,通过所述印制电路实现所述微型控制模块与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电学连接;在所述结构件对应所述柔性储能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口处进行开孔,通过所述印制电路实现所述微型控制模块与所述柔性储能模块的电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模块包括作为一体电源装置发电单元的柔性太阳电池阵列和置于其上的柔性透明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储能模块为柔性固态储能电池或具有柔性连接的储能电池组,所述柔性储能模块厚度不超过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控制模块包括整流功能电路与逆变功能电路,所述微型控制模块厚度不超过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太阳电池阵列与所述柔性透明薄膜之间、所述结构件与所述柔性太阳电池阵列之间,均通过EVA或POE薄膜进行层压粘接,或者采用橡胶、树脂材料进行胶结,粘接或胶结的厚度范围为0.01mm~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的四壁厚度不超过5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光伏模块、柔性储能模块、微型控制模块,所述柔性储能模块和所述微型控制模块封装于结构件中,所述结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下方,所述结构件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或特种工程塑料制成,所述柔性光伏模块与所述柔性储能模块通过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光伏模块与所述结构件之间的整形层,所述整形层为聚合物材料薄膜,厚度范围为0.01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模块、所述柔性储能模块和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线缆均集成于三维印制电路中,印制电路预埋在整形层下方或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光伏储能控制一体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形层对应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在所述结构件对应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口处进行开孔,通过所述印制电路实现所述微型控制模块与所述柔性光伏模块的电学连接;在所述结构件对应所述柔性储能模块的正负极处、以及所述微型控制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袁晓许佳辉沈禛珏
申请(专利权)人: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