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活塞运动的凸轮机构。
技术介绍
流体输送可通过泵的工作来完成,其中活塞泵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活 塞泵的驱动机构需要将动力源的回转运动转化为往复直线运动,其常用机构主要有曲柄连 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几种形式,其中凸轮机构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活塞泵传动方式,它 能够将回转运动中的径向力有效减小或消除,因而其工作能力较曲柄连杆机构更强,是一 种很有效的传动方式,在混凝土、砂浆、泥浆等流动性较差的流体输送泵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现有的凸轮驱动活塞泵只能在行程产生推力驱动活塞作功,因而只是单向 作用,活塞回程时一般只能依靠弹簧力来完成复位。在弹簧复位过程中,随着复位行程的增 大,弹簧逐渐伸长,弹簧复位力逐渐减小,但此时活塞吸浆阻力不变,所以容易发生吸浆困 难现象,致使活塞复位不能到位,从而造成活塞泵吸浆量不足,并且由于复位不彻底,致使 凸轮和摆臂滚轮之间形成间隙,在活塞泵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时,凸轮和摆臂滚轮发生突 然接触,产生巨大碰撞冲击,产生极大噪声,严重影响设备寿命;其次,弹簧在初始回位时, 压缩量很大,弹力也很大,极大增加了凸轮驱动机构的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泵的双作用凸轮驱动机构,包括在活塞泵的机架(10)内顺序连接的凸轮(3)、主摆臂滚轮(12)、主摆臂(4)和推杆(6),其中凸轮(3)的一侧与主摆臂滚轮(12)的外缘相接触,主摆臂滚轮(12)与主摆臂(4)的中部由主铰轴(13)铰接,主摆臂(4)的一端和凸轮的偏心轴(15)分别与机架(10)铰接,主摆臂(4)的另一端与推杆(6)的一端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的另一侧与副摆臂滚轮(2)的外缘相接触,副摆臂滚轮(2)的副铰轴(14)上回转连接副摆臂(1),副摆臂(1)的一端与机架(10)铰接,副摆臂(1)的另一端与主摆臂(4)之间铰接有一个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活塞泵的双作用凸轮驱动机构,包括在活塞泵的机架(10)内顺序连接的凸轮(3)、主摆臂滚轮(12)、主摆臂(4)和推杆(6),其中凸轮(3)的一侧与主摆臂滚轮(12)的外缘相接触,主摆臂滚轮(12)与主摆臂(4)的中部由主铰轴(13)铰接,主摆臂(4)的一端和凸轮的偏心轴(15)分别与机架(10)铰接,主摆臂(4)的另一端与推杆(6)的一端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的另一侧与副摆臂滚轮(2)的外缘相接触,副摆臂滚轮(2)的副铰轴(14)上回转连接副摆臂(1),副摆臂(1)的一端与机架(10)铰接,副摆臂(1)的另一端与主摆臂(4)之间铰接有一个连杆(9),主摆臂(4)和连杆(9)之间的铰接点与主摆臂(4)和机架(10)之间的铰接点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泵的双作用凸轮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 (6)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声军,曹国巍,罗鑫,陈炜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