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模板卡具及用其施工构造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2252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锁式模板卡具及用其施工构造柱的方法,包括L形的锁杆和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所述锁扣的下部中央有一个锁孔,所述锁杆的弯钩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锁扣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相对应,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下部有加厚下翼缘,加厚上翼缘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使锁扣更容易在锁杆上卡紧定位。锁杆的直端部在腹板上由铆钉铆接一个向腹板弯折的防脱弹簧片,解决了锁杆和锁扣容易滑脱、模板卡固不牢和容易失散的技术问题。避免了支模对墙体的严重破坏,简化了安装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卡具及其用途,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类砌筑工程构造柱模板安装加固的模板卡具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常规建筑工程中构造柱支模的方法,是使用Φ48钢管、卡子加固模板。现有的模 板卡具具有以下缺陷安装方法复杂,安装过程不容易操作,导致装修人工投入量加大;穿 墙钢管对墙体的破坏相当严重,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观感差、墙面抹灰修补量大;施工的难 度大、进度慢,效率低;常规使用的钢管、卡子等周转材料,大量浪费周转材料的租赁费、运 输费、装卸费、墙体穿墙洞修补费等。现有改进的模板卡具包括锁杆和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存在的最大技术问题 是锁杆与锁扣容易滑脱、模板卡固不牢和容易失散。该缺陷常常引起模板在混凝土浇注时 移位,使构造柱发生变形,降低施工质量。现有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增加卡具的数量,这又大 大增加了工时和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要解决构造柱模 板卡接紧固的问题,并解决锁杆与锁扣容易滑脱、模板卡固不牢和容易失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式模板卡具,包括L形的锁杆和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所述锁扣的 下部中央有一个锁孔,所述锁杆的弯钩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锁扣 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相对应,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下部有加厚 下翼缘,加厚上翼缘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所述锁杆的直端部在腹板上由铆钉铆接一个向腹板弯折的防脱弹簧片。所述锁杆为直杆或向下起拱的弧形杆,弧形杆的曲率半径为5000mm-7000mm。所述加宽钩头上有等间距条形或凸凹点形分布的防滑纹。所述锁扣为穿孔钢板或弯制的螺纹钢。所述锁扣是弯制成的S形或者在其上端制成一个与锁杆加宽钩头对应的弯弧。所述锁齿为梯形齿或矩形齿,梯形齿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β为10-20,锁齿 的间距为13mm-30mm,齿高为lmm-3mm,齿宽为3mm-5mm0所述防脱弹簧片为V形或者弧形。一种应用自锁式模板卡具施工构造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拟建构造柱部位绑扎钢筋;步骤二,在拟建构造柱部位周边墙体外表面粘贴密封条;步骤三,在拟建构造柱外侧支设成型模板;步骤四,在成型模板外侧支设木方龙骨;步骤五,在成型模板外侧安装自锁式模板卡具,将自锁式模板卡具的直端部分穿 过拟建构造柱一侧的结构墙体,锁杆弯钩卡住一侧的木方龙骨,然后将锁扣套在锁杆上,锁 扣卡住另一侧的木方龙骨;步骤六,用锤子敲打锁扣的两端,使锁扣倾斜顶靠在锁杆上的锁齿侧面,锁扣的锁 孔与锁齿咬合定位,直至自锁式模板卡具将两侧的成型模板锁紧为止; 步骤七,向拟建构造柱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八,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轻轻敲打锁扣的上下两端,使锁孔与锁齿脱 离,松开自锁式模板卡具,拆模,建成构造柱。在步骤八中,在松开自锁式模板卡具时按压与锁杆连接的防脱弹簧片,将锁扣从 锁杆上取下,从墙上拆下锁杆后,再按压防脱弹簧片,将锁扣套在锁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简便,容易操作,从而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减少了装修人工的 投入量。2、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模板均采用集中加工配置定型,便于通用。3、本专利技术拆除后,构造柱混凝土观感质量好,墙面抹灰修补量小。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进度。以墙端构造柱为例,经现场实际测算,常 规支模所用时间约为70min,改进后支模时间仅需llmin,工作效率提高了 6. 3倍。5、本专利技术替代常规使用的钢管、卡子等周转材料,最大化节约了周转材料的租赁、 运输、装卸、墙体穿墙洞修补等费用,避免穿墙钢管对墙体的严重破坏。6、锁杆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锁齿可以增大锁杆和锁扣之间的咬合力和摩擦力, 使锁具固定的更为稳固,解决了锁杆与锁扣容易滑脱的问题。7、锁扣可以充分利用废旧钢材,降低成本,其弯曲部分有利于夹紧木方龙骨。所述 锁杆的弯钩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锁扣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相对 应,加宽钩头上布有防滑纹,增大施工过程中锁具与木方背楞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相互滑 脱。8、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下部有加厚下翼缘,使工人在施 工过程中装卸的操作更容易,同时加厚翼缘增加了锁杆自身的强度,延长锁杆的使用寿命。9、锁杆的直杆端部在腹板上由铆钉铆接一个向腹板弯折的防脱弹簧片,解决了锁 杆和锁扣容易滑脱、容易失散的技术问题。拆卸时轻轻按压防脱弹簧片,锁扣便可以轻松的 从锁杆上取下。10、锁杆可以为向下起拱的弧形杆,起到预加应力的作用,使锁杆能承受更大的应 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放大示意图;图3是防脱弹簧片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锁杆A-A剖面的放大示意图5是图1中锁扣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锁扣与锁齿咬合定位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加固墙间构造柱模板的示意图;图8是应用本专利技术加固墙端构造柱模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_锁杆、2-锁扣、3-锁齿、4-弯钩、5-锁孔、6-加厚上翼缘、7-加厚下翼缘、8-加宽钩头、9-防脱弹簧片、10-铆钉、11-防滑纹、12-拟建构造柱、13-木方龙骨、 14-成型模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6所示,一种自锁式模板卡具,包括L形的锁杆1和 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2,锁杆1为直杆或向下起拱的弧形杆,弧形杆的曲率半径R为 5000mm-7000mmo锁扣2为穿孔钢板或用螺纹钢弯制而成,所述锁扣是弯制成的S形或者在 其上端制成一个与锁杆加宽钩头对应的弯弧。参见图1、图2,锁杆1的弯钩4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8,加 宽钩头8上有等间距条形或凸凹点形分布的防滑纹11。参见图1、图5,锁扣2的下部中央有一个锁孔5,锁扣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8相对应。参见图1、图3锁杆的直端部在腹板上由铆钉10铆接一个向腹板弯折的防脱弹簧 片9,防脱弹簧片9可以为V形或者为弧形。参见图2、图4,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6,下部有加厚下翼缘 7。参见图1、图6,锁杆加厚上翼缘6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3,锁齿3可以为梯形齿 或矩形齿,梯形齿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β为10-20,锁齿的间距为13mm-16mm,齿高为 lmm-3mm,齿宽为 3mm-5mm0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和自锁原理,其工作原理参见图6所示,锁扣2 穿过锁杆1,向内敲击上端后,与锁齿3紧密咬合定位,即锁扣2以自身为杠杆,以锁杆1上 的锁杆为杠杆支点,别卡在两锁齿之间,锁扣与锁齿相顶触,在锁扣与锁杆之间产生较大的 摩擦力。当本专利技术固定成型模板时,模板背楞传递给锁扣上端一个反作用的向外推力。该推 力通过锁扣本身的杠杆作用,在垂直于锁杆的方向产生较大的压力。由于作用于锁扣与锁 杆、锁齿之间的摩擦力远远大于模板背楞作用于锁扣上端的外向推力,锁扣与锁杆之间便 达到自锁状态,通过锁扣与锁齿的紧密结合,进而牢牢地固定住两侧的成型模板。锁扣的上 端顶靠锁齿越紧,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其自锁的效果也越好。当需要使自锁式模板卡具松 开时,只需轻轻敲打锁扣的下端,减小锁扣与锁杆之间的摩擦力,使锁扣与锁齿脱离。也就 是模板背楞作用于锁扣的外向推力大于锁扣与锁杆之间的摩擦力时,锁扣便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模板卡具,包括L形的锁杆(1)和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2),所述锁扣(2)的下部中央有一个锁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的弯钩(4)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8),锁扣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8)相对应,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6),下部有加厚下翼缘(7),加厚上翼缘(6)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锁式模板卡具,包括L形的锁杆(1)和可套入锁杆直端部的锁扣(2),所述锁扣(2)的下部中央有一个锁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的弯钩(4)上部为一个面向锁扣并宽于锁杆的加宽钩头(8),锁扣的上部与上述加宽钩头(8)相对应,锁杆的横截面为I字形,其上部有加厚上翼缘(6),下部有加厚下翼缘(7),加厚上翼缘(6)的上表面分布有锁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的直端部在腹板上 由铆钉(10)铆接一个向腹板弯折的防脱弹簧片(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为直杆或 向下起拱的弧形杆,弧形杆的曲率半径为5000mm-70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宽钩头(8)上有 等间距条形或凸凹点形分布的防滑纹(1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2)为穿孔钢 板或弯制的螺纹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2)是弯制成 的S形或者在其上端制成一个与锁杆加宽钩头对应的弯弧。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模板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齿(3)为梯形齿 或矩形齿,梯形齿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峰张雕刘晶卢永鑫王天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