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80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7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针对现有的组合时间长,安装效率低,在对框架焊接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可能导致铁框架倾斜,现有的铁框架稳定性较差,受外力容易发生形变,较不安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框架本体,两个所述框架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分别位于框架本体的四角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技术中,转动把手带动螺杆转动,能够调节螺杆和第一转动柱之间的间距,便于对立柱加固,防止受力时发生形变,提高铁框架的稳定性,避免了铁框架倾斜,两个夹持半环便于将固定柱快速的固定和松开,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支撑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


技术介绍

1、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高,当建筑物较高时,通常会在建筑物的旁边安装铁框架,以用于保护人员的安全。

2、现有的建筑铁框架在使用的过程中组合时间长,安装效率低,在对框架焊接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可能导致铁框架倾斜,现有的铁框架稳定性较差,受外力容易发生形变,较不安全。

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组合时间长,安装效率低,在对框架焊接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可能导致铁框架倾斜,现有的铁框架稳定性较差,受外力容易发生形变,较不安全的缺点。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包括两个框架本体,两个所述框架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分别位于框架本体的四角处,相邻的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框架本体(20),两个所述框架本体(20)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3),四个所述立柱(3)分别位于框架本体(20)的四角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柱(11),所述第二转动柱(11)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半环(12),两个所述夹持半环(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一端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框架本体(20),两个所述框架本体(20)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3),四个所述立柱(3)分别位于框架本体(20)的四角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的建筑铁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柱(11),所述第二转动柱(11)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半环(12),两个所述夹持半环(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转动柱(7),两个所述夹持半环(12)的一侧分别穿过第二转动柱(11)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4),所述第二转动柱(1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5),两个所述夹持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丽黄紫君钟秋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正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