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4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基础和多个并排安放在混凝土基础上的模块化单元,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有若干个连接件,模块化单元底部固定安在连接件上,多个模块化单元并排可拆卸连接成一个建筑结构,所述模块化单元由第一工具单元、第二工具单元和组合屋架自下而上组合连接,第一工具单元和第二工具单元连接后的两侧均安一个组合扶壁柱,第一工具单元底部和两个组合扶壁柱底部均安在连接件上。该结构施工周期短、拆卸和周转方便、构件可重复利用、安全性能高且转运效率高的有点,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设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模块化建筑以其现场施工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钢结构与混凝土建筑、现场用工量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木材、减少噪音污染和扬尘污染等显著优势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应用,模块化建筑以单个模块为基本安装单元,模块自身的结构系统、围护系统、机电系统和内装系统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单个模块的开间一般为3~4米,进深一般为6~7米,适用于宿舍、酒店等布局规整的小开间建筑。在运输模块时,由于是以整箱形式运输,因此模块内的空间更多是处于空置状态,运输效率较低。

2、当需要获取室内大跨度、大空间时,排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排架结构体系是由屋架、柱和基础构成横向平面排架,再通过屋面板、吊车梁、支撑等纵向构件将横向平面排架联结起来,构成整体的空间结构,排架结构的柱与屋架铰接,柱与基础刚接。排架构件运输时,通常是将同类构件装在同一辆运输车内,现场安装施工时,以单个构件为基本安装单元进行组装,施工效率相对较低。</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1)和多个并排安放在混凝土基础(1)上的模块化单元(2),混凝土基础(1)上预埋有若干个连接件(10),模块化单元(2)底部固定安在连接件(10)上,多个模块化单元(2)并排可拆卸连接成一个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单元(2)由第一工具单元(20)、第二工具单元(21)和组合屋架(22)自下而上组合连接,第一工具单元(20)和第二工具单元(21)连接后的两侧均安一个组合扶壁柱(23),第一工具单元(20)底部和两个组合扶壁柱(23)底部均安在连接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1)和多个并排安放在混凝土基础(1)上的模块化单元(2),混凝土基础(1)上预埋有若干个连接件(10),模块化单元(2)底部固定安在连接件(10)上,多个模块化单元(2)并排可拆卸连接成一个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单元(2)由第一工具单元(20)、第二工具单元(21)和组合屋架(22)自下而上组合连接,第一工具单元(20)和第二工具单元(21)连接后的两侧均安一个组合扶壁柱(23),第一工具单元(20)底部和两个组合扶壁柱(23)底部均安在连接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200)和顶部框架(210)外形、尺寸和材质均一致,底部框架(200)和顶部框架(210)均由若干根方钢管或方钢棒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横梁(201)和底部横梁(211)外形、尺寸和材质均一致,顶部横梁(201)和底部横梁(211)可由方钢管、方钢棒或工字钢制成,顶部横梁(201)和底部横梁(211)通过角件(24)分别与底部框架(200)和顶部框架(2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装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200)和顶部框架(210)的八个角均固定连接一个角件(24),底部框架(200)与顶部框架(210)叠合面上相对位置处的角件(24)间固定连接,角件(24)的主体结构(240)为六面体结构,主体结构(240)顶面设有销孔,主体结构(240)一侧面设有连接箱(241),连接箱(241)为一侧面敞口的六面体结构,连接箱(241)顶面设有若干连接通孔,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辉李志武白文静宋佳唐小松胡晓东廖利刘闯杜永华谷保文姜林涛周靖凯李龙刚王冬梅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