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33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语义数据库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空间语义数据库无法根据不同林草品种之间的栽种参数对栽种优化参数进行分析的问题,具体是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对GIS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取到的GIS数据按照林草资源的品种进行分类并得到林草品种的原始数据,林草品种的原始数据包括海拔值、图像数据、土壤系数以及面积值;根据图像数据对林草品种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并得到林草品种原始数据的生长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海拔优化范围、土壤优化范围以及面积优化范围对林草品种的栽种优化参数进行标记,由所有林草品种的原始数据与栽种优化参数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语义数据库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空间数据库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其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卫星遥感资源迅速绘制出各种经济专题地图。

2、目前,应用于林草资源统计分析的空间语义数据库仅能够对林草资源的基本参数进行存储与管理,但是无法根据不同林草品种之间的栽种参数对栽种优化参数进行分析,在应用时也仅能够进行数据检索与调取,而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交互式决策分析。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空间语义数据库无法根据不同林草品种之间的栽种参数对栽种优化参数进行分析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不同林草品种之间的栽种参数对栽种优化参数进行分析的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林草品种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将林草品种的图像数据放大为像素格图像并进行灰度变换,获取林草品种对应的生长灰度范围,将灰度值位于生长灰度范围之内的像素格标记为生长格;将灰度值位于生长灰度范围之外的像素格标记为空白格;将生长格与图像数据中的像素格数量之比标记为林草品种的生长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拔优化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对同一林草...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林草品种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将林草品种的图像数据放大为像素格图像并进行灰度变换,获取林草品种对应的生长灰度范围,将灰度值位于生长灰度范围之内的像素格标记为生长格;将灰度值位于生长灰度范围之外的像素格标记为空白格;将生长格与图像数据中的像素格数量之比标记为林草品种的生长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拔优化范围的获取过程包括:对同一林草品种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由原始数据中海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构成林草品种原始数据的海拔范围,将海拔范围分割为若干个海拔区间,对海拔值位于海拔区间内的原始数据对应的生长系数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海拔区间的海拔表现值,将海拔表现值数值最大的海拔区间标记为海拔优化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林草品种进行栽种关联分析的获取过程包括:获取gis数据中林草品种的邻近作物,将林草品种按照生长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由排序靠前的l1个林草品种对应的邻近作物品种构建林草品种的适宜集合;由排序靠后的l1个林草品种对应的邻近作物品种构建林草品种的相斥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is数据共同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林草品种进行栽种关联分析的获取过程还包括:将适宜集合的元素标记为适宜对象,将适宜对象所述的林草品种标记为适宜品种,对适宜品种所有原始数据中的生长系数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适宜表现值,将适宜对象的生长系数与适宜表现值进行比较:若生长系数小于等于生长表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瑞霞毛炎新龙植豪代华兵杨璇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